第六节 重点工程
第六节 重点工程
一、鸡西县人委办公楼(今鸡冠区人民政府办公楼)
由矿务局设计处设计,建井工程处施工。1954年7月开工,1955年竣工,建筑面积2172平方米。这栋2层混合结构的楼房是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仿古式”建筑,结构吸取宫殿建筑的轮廓,平面布置采取对称形式,立面采用明柱斗拱、檐廓、石阶,有如古代楼台殿阁分立而又互联。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室内外装饰工程一切从简。为了体现古建筑的特点,外墙粉刷成红色,楼房屋顶飞檐的四角,各装有一个木质雕刻的口衔珍珠的龙头。在飞檐的檐板和积木式的椽头都绘有蓝色相间的仿古花纹,窗楣也均雕刻仿古花纹,与门前4根5米高红色明柱相辉映,颇具古代宮殿的气派。办公楼建成后,在全国建筑界批判梁思成大屋顶复古建筑思潮时,在《人民日报》上被点名批评。
二、鸡西市服务楼
由矿务局设计处设计,建筑工程处施工。1957年开工,195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5194平方米。楼房系混合结构,毛石基础,清水砖墙,坡屋面铁皮防水。室内天棚灰条抹灰,锯沫保温。外装饰中央立面用水泥沙浆罩面,两侧为清水砖墙。室內装修,一等客房镶木地板、木地角线,油漆粉刷内墙。走廊、前厅、楼梯、餐厅、会议室为水磨石地面。厕所镶马赛克,集中供热,自然通风,上下水道,卫生设施齐全。
三、鸡西市体育馆
市体育馆是在1961年新建工人文化宮下马的半截工程基础上改建的。由市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73年,改建成面积2268平方米的比赛厅,相继扩建正面三层建筑、1座训练馆和1栋宿舍及食堂楼,全部为钢混和砖混结构,外墙贴瓷砖,内墙抹白灰沙浆和刷107涂料。地面除比赛厅为木地面外,其余皆为水泥地面。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容纳观众4000人,是1座能举办省级比赛的体育馆。
四、河滨电影院
由矿务局设计处设计,市二建公司施工。1981年4月动工,1983年2月竣工,建筑面积1593平方米。系钢混结构,预制桩基础,清水砖墙,楼顶前半部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封闭,后半部为跨度24米钢尾架,铁皮防水屋面,楼体长45米、宽35.4米、高11米。前楼上宽下窄呈长方形,观众厅下宽上窄呈扇形。楼前有1.7米的楼座,在14级台阶的两侧和楼座边缘,有钢筋混凝土制的护栏。外装修,楼前正面用乳黄色瓷砖贴面,明柱和正厅地面用人工大理石镶贴,后部清水砖墙,灰浆勾缝。内装饰,观众厅内顶部采用吸顶式齿形建筑,用吸音、吸光较好的建筑材料贴墙面,内墙用白色预制塑料块装饰镶贴。前厅2楼全部用玻璃窗封闭,采光通风良好。
五、鸡西市青少年宫
由黑龙江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市一建和三建公司施工。1981年6月开工,1985年7月主体工程竣工,建筑面积5578平方米。青少年宫北侧是剧场,南侧是活动中心,在剧场和活动中心之间有20余米宽用6对方柱支撑的甬道,把两楼融为一体。楼正面有高1.3米的平台并镶有铁栏杆,楼为“[”形建筑,长101米、宽13米、高9.9—26米,框架结构。外墙底层用桔黄色瓷砖贴面,上层贴白瓷砖,边缘镶黄色瓷砖。剧场正面以人工大理石贴面,铝合金门窗。内装修,剧场前厅地面、明柱和墙围装饰大理石,棚顶为白色雕花塑料装饰块。观众大厅内棚顶用吸音板装修,墙壁用涂料粉刷。活动室的前大厅和楼梯间为水磨石地面,明柱贴大理石,墙壁水泥沙浆罩面喷白。集中供热,自然通风,上下水及卫生设施齐全。
六、鸡西市二十六中教学楼
1985年9月动工,由市政工程设计室设计,市一建公司施工,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6层混合结构,外墙用水刷石,正面突出部分贴瓷砖。正厅和楼梯为水磨石地面,走廊、教室、办公室为水泥地面。内墙白灰砂浆抹面喷刷107涂料。油漆墙裙,集中供热,室内有上下水、卫生间。经省建委验收,评定为优质甲级工程,荣获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