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污染治理
第三节 污染治理
一、水污染治理
建永久性贮灰厂1960年,鸡西发电厂投资20万元,在穆棱河南岸(今儿童公园)修建简易贮灰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解决排放废水问题,但未解决穆棱河水体的污染问题。1981年,国家投资1290万元,在大乌拉草沟建永久性贮灰场,铺设输灰水管道9公里,设计日处理冲灰废水能力1.5万吨。1982年8月投入运行,1984年下半年运行正常,日处理废水能力1.2万吨。经过贮灰场净化后排放的废水,经市环保局监测,悬浮物每升降到150毫克以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1985年,发电厂用水总量28876万吨,其中重复用水28154.5万吨,重复用水率达97.5%。
加固加高贮灰场坝体1980年,矿务局投资153万元,加固加高矿务局煤矸石试验电厂贮灰场坝体,设计日处理冲灰废水能力1万吨,实际日处理能力8000吨。至1985年,该厂的冲灰废水经处理后,部分可以循环使用,每年少向滴道河排放废水1.49万吨。经市环保局监测,矿务局煤矸石试验电厂排放的废水,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建尾矿废水处理场1964年,柳毛石墨矿从铅矿村至穆棱河畔开挖1条长3000米、宽5米、深1米的排放尾矿废水沟。但多次冲毁农田66公顷,淹没民房63户,赔偿损失30万元。1982年,由矿自筹20万元、市环保局投资80万元,建成1座长120米、宽32米的尾矿废水处理场。同年6月9日投入使用。排入尾矿处理场的废水,经自然沉淀过滤后,60%的清水可以循环使用。每年向穆棱河少排放废水悬浮物3.7万吨,其废水含污浓度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建尾矿贮水池1983年,鸡西市磷矿投资30万元,建成2座长202米、高8米的尾矿贮水池,另建1条长460米、直径为20厘米的输废水管路。但因施工质量差,仍有部分尾矿废水污染穆棱河水。
洗煤用水闭路循环1982年,矿务局投资57万元,在滴道洗煤厂安装2台板框压滤机,基本实现洗煤用水闭路循环,日处理洗煤废水1000吨,处理达标率达60%。同时,城子河煤矿洗煤厂、小恒山煤矿洗煤厂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轻穆棱河、黄泥河子水体的污染。
采用吸附法1980年,矿务局投资14.8万元,在生产黄色炸药(TNT)的三五一厂安装1套治理黄色炸药废水的设施,采用吸附法处理废水,设计日处理废水能力800吨。1985年,三五一厂每日排放废水100吨,处理达标率为100%。
安装回收设备1973年,鸡西市皮革厂因排放含碱、铬的废水污染鸡冠区地表水体和深井水体,厂房从鸡冠区兴国路西段迁至城子河区新华大队,但废水污染问题并未解决。1983年,投资5.8万元,安装回收铬和碱设备各1套。至1985年,2套设备已安装,尚未投入使用。
安装生物转盘1978—1979年,市环保局专项投资35万元给鸡西市丝绸厂,拟用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但由于安装的生物转盘设施技术不当,管理不善,至1985年,生物转盘设施仍处于闲置状态。
回收苯1976—1977年,市环保局专项投资20万元,回收市焦化厂排放废水中的苯,减轻焦化废水对附近民用自备井地下水源的污染。但市焦化厂将此项款挪作它用,未上治理项目。
二、大气污染防治
改造烟囱1957年,鸡西发电厂第一期扩建工程,在沦陷时期留下的2座40米高的烟囱上安装多管式除尘器,除尘率达70%。1958年,鸡西发电厂新建1座80米高的烟囱,改装水膜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上升到85%。1967年,新建1座120米高的烟囱,1974年又新建1座100米高的烟囱。1980年,鸡西发电厂先后将6号、8号锅炉的除尘器改为文丘里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0%以上。1985年,鸡西发电厂投资35.6万元,采用麻石式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到93—94%。
改造锅炉1977年,矿务局滴道煤矿竖井,将层燃水管锅炉改为沸腾炉,由燃烧原煤改为掺烧发热量为1500—1800大卡/公斤的煤矸石。1980年,矿务局投资121.9万元,引进新式节 煤锅炉代替耗煤大的锅炉34台,烟尘浓度比原来降低1.3级,每年平均节 煤1万多吨。同年,全局还改造49台锅炉,并安装除尘设备。经市环保局监测,改造后的锅炉排放的烟尘,均达到国家标准。当年少交超标排污费60多万元,节 煤5万多吨。1983年,鸡西煤炭卫生学校投资70万元、鸡西发电厂投资25万元、市酱菜厂投资2.9万元、恒山区粮库投资1400元、鸡西煤矿专用设备厂投资500元、恒山酱菜厂投资2368元、市公共汽车公司投资1.8万元,分别改造取暖用锅炉。经市环保局验收,除恒山酱菜厂、市公共汽车公司的锅炉排烟尚未达标外,鸡西煤炭卫生学校、鸡西发电厂、市酱菜厂的锅炉已达标,其余基本达标。1984年,城子河区建筑工程公司投资7200元改造锅炉,改造后的锅炉也达标。1985年,鸡西电业局水泥杆厂投资4000元、滴道酱菜厂投资1万元、市福利针织厂投资2700元、恒山酱菜厂投资1万元、梨树酱菜厂投资2万元,分别改造工业用锅炉。经验收,基本达标。
集中供热1984年,鸡西矿务局投资11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33万元),先后在恒山煤矿中心区等15个地区、7个小区开始小片联合集中供热。1985年,矿务局全局集中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减少锅炉68台。同年,市政府在市中心区(鸡冠区)实施集中供热,当年供热面积58万平方米,减少锅炉262台、大烟囱247座,减少烟尘排放量8485吨。
粉尘回收1985年,鸡西市白云灰厂投资8万元,建成粉尘回收仓1座,用布袋法回收白灰粉尘,回收率达90%。
三、废弃物污染治理
粉煤灰1982年,鸡西发电厂投资1290万元,建永久性贮灰场。1985年,鸡西发电厂少向穆棱河排放粉煤灰16.2万吨。
煤矸石1970年,恒山瓦厂利用煤矸石制砖研制成功,当年生产煤矸石砖240万块。1970—1985年,处理煤矸石60万吨,生产矸石砖12536万块。1975年,滴道煤矿竖井将热水管炉改为沸腾炉,燃用煤矸石试验成功。鸡西矿务局在全局推广,共燃用煤矸石75万吨。1979年,矿务局煤矸石试验电厂第一台沸腾炉机组投产,当年燃用煤矸石57万吨(1979—1985年,燃用煤矸石249万吨),相当于全局年排煤矸石总量的25%。同时,矿务局城子河水泥厂、穆棱煤矿水泥厂用自燃煤矸石、沸腾炉炉渣做掺合料,年生产225标号、400标号水泥3万吨。矿务局建筑构件厂用煤矸石10万吨,生产煤矸石砖3万块。矿务局还先后建小型陶粒加工厂6家,用煤矸石作原料生产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