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引进技术、人才

第四节 引进技术、人才


  1985年,鸡西市积极引进科技成果广泛开展技术协作和科技人员交流活动,推动地方工业的技术进步。到1987年底,全市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有碳化硅、花岗岩、石墨电极、硅线石制品、硅铁、阳树脂、赖氨酸饼干、贝氏体钢、稀土鞋钉、132型暖气片、墙地砖等150项。其中稀土鞋钉和天然石墨电极2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贝氏体钢、阳树脂、新型锅炉、墙地砖、头油、雪花膏等50项新产品填补了市内空白。市暖气片厂与清华大学开展技术协作,引进高压稀土铸铁生产技术,研制成功高压稀土暖气片,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该产品分别获得省和轻工业部颁发的优秀新产品奖。企业由此获得生机,2年实现总产值600万元,利税130万元。市二轻局梨树工具厂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成功用于矿山配件的贝氏体钢。该产品具有成本低、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可替代合金钢。市化工二厂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引进化工导热介质生产技术,试制成功高温导热油,填补了市内化工产品的一项空白。市二轻局第二塑料厂从意大利阿母特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塑料生产技术和设备,投产后每年生产塑料管材2000吨,新创总产值1000万元,新增利税100万元。
  在引进外地先进技术的同时,鸡西市一些企业、大专院校也输出先进技术。黑龙江矿业学院的微机应用、矿山瓦斯监测等15项先进技术在湖南、辽宁省以及省内部分企业推广应用。鸡西市的雪糕生产技术已打入外省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全市有15家企业、大专院校输出各类先进技术35项,新增利税70多万元。
  鸡西市还注重引进和培养交流各类技术人才。3年来,引进和交流各类技术人才650多人,充实到全市各条战线,壮大了技术骨干队伍,使全市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的状况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