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打击投机倒把

第六节 打击投机倒把


  一、打击私商投机违法活动
  1950年,鸡西县的不法私商,乘国家经济尚未恢复之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追逐暴利。中西号面包铺在给抗美援朝前线加工食品时,用发霉变质的面粉偷换国家的优质面粉,盗窃国家粮食1.19万公斤。仁茂盛洋铁铺为矿务局加工烟筒时,盗窃白铁350张,获非法利润1470万元(旧人民币,下同)。复丰号、复巨恒、土产联营等私商,利用吃喝、送礼、行贿等手段,把县专卖局一名干部拉下水,从专卖局赊销白酒2.25万公斤,这名干部从中贪污白酒5000余公斤。一名土产联营私商,在为铁路梨树镇站代购面粉时,盗用购货款1亿元,在济南、哈尔滨间倒卖花椒,获利6000万元。增昌隆私商与矿务局材料仓库主任合伙盗卖国家物资,获赃款12亿元。源记号、增昌隆等不法私商,仅1951年偷漏税金额达5.2亿元。县工商科一名干部,收受美丽冰棍厂私商贿赂400万元,偷开证明,使这个私商获非法利润5000万元。在打击私商投机违法运动中,这些私商均受到刑事、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
  1952年,鸡西县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34户违法户分别给予刑事、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收缴罚没款4.18亿元。其中,补缴偷漏税款3369万元,收缴偷工减料款1016万元,收缴盗窃国家财产款2.33亿元,收缴投机倒把款1.36亿元。对在“五反”运动中解雇工人、对抗运动的大成粉坊、永和长铁炉、永利铁炉、福顺酱园等私营工商户也进行了处理。
  二、打击倒卖生产、生活资料活动
  1960年,一些无证商贩和无业人员,乘国家暂时经济困难之机,非法倒卖生产、生活资料,倒卖计划分配物资,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鸡西市查处136起投机倒把案件。其中,获暴利千元以上的大案30起,500元以上的案件50起。参与投机倒把的人员中,无业人员占34%,在职职工占22%,在职干部占13.2%,退休工人和家属占6.6%,无证商贩占11.6%,其它占12.6%。在这些案件中,85.9%是倒卖粮油票证案,倒卖油类1.15万公斤,粮票6.1万公斤。
  1962年,投机倒把活动由个人单干发展到结伙大干,由分散隐蔽到公开倒把。一些工商企业、交通运输人员、生产队干部同不法私商勾结,投机倒把,牟取暴利,发案率大幅度上升。全年共查获投机倒把和市场违章 违法案件3220起。
  1963年3月,在全市开展整顿市场,打击投机倒把的斗争中,对非法倒卖统购统销和计划内物资、转手批发获取暴利、国家工作人员勾结私商套购倒卖等投机违法活动予以打击。对全市工商企业、小商小贩和个体手工业户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审查整顿经营范围和执行国家政策情况。在整顿中发现无证个体商贩1214户,对这些无证个体户,凡有投机违法行为者,一律予以取缔。对于守法户办理登记手续,发给临时许可证。
  三、打击破坏国家计划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泛滥,投机倒把活动猖獗。1971年5月,鸡西市滴道化:工一厂采购员翟荣,打着工厂的旗号,从哈尔滨套购硝酸锶25公斤,转手倒卖获利3000元,还先后倒卖化工原料10多种,非法交易额达6.4万元,获暴利2.77万元。投机倒把分子孟宪春、李友等人,勾结山东省济宁市、黑龙江省鸡东县等地18人,先后倒卖拖拉帆2台、制钉机1台、废旧钢丝绳22.5吨、机床2台,获暴利4万余元。刑满释放人员孙功治,1970年在恒山氧化铝厂,打着全民企业的招牌,先后窜到吉林等省,雇用21人为其服务,非法倒卖汽车1辆、车床6台、生铁61吨、电解铜、砂钢片等贵重金属27吨以及拖拉机、拖车等几十种重要物资,获非法利润2.1万元。诈骗分子李德林,1972年6月在麻山区农具厂以为该厂购买金钢砂为名,买空卖空,投机诈骗,先后骗得辽宁、浙江省一些企业的购货款5.2万元。1973年以来,市工商局先后向鸡西矿务局、鸡冠区、市地煤局、锅炉厂、交通局等28个单位提供69条投机倒把线索,使市交通局运输二连破获1起贩卖90多头大牲畜,获利7万余元的大案。梨树区破获以粮管所主任张思东为首盗窃12.5万公斤粮油的重大盗窃案。市地煤局1名运输科长,利用职权贪赃枉法,为一些企业投机倒把分子开绿灯,扰乱煤炭市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省内外16个单位的50余人,协助地煤局查清了问题。在矿务局运销处的配合下,挖出17人倒卖车床、机械设备、钢材等重要物资的投机倒把集团。
  1975年,市革委批转市工商局关于经济领域4起案例的报告。1976年,市革委批转市工商局关于经济领域阶级斗争3起案例的报告,对破坏国家计划的投机倒把活动予以严厉打击。1976年,全市查获投机倒把案件325起。其中,千元以上大案24起,万元以上大案5起,违法总金额42.7万元,收缴罚没款13.3万元。
  四、打击钻改革空子犯罪活动
  1978年以后,投机倒把活动方式发生变化,投机倒把分子乘农贸市场开放之机,非法倒卖高级香烟、名贵中药材以及地区差价较大的紧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乘海关放宽带进物资限制之机,走私贩私,倒卖外国货;乘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倒卖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牟取暴利。一些投机倒把分子还利用假合同、假发票、假证明以及名人、大企业的声望骗买骗卖。
  全民和集体企业以合法身份,利用合法手段进行非法活动。一些大案要案案情错综复杂,查处难度大。生产资料服务公司以产品联销、互通有无为名,非法经营电视机、收录机、计算器等高档进口商品,获利3.69万元。一个产品试销门市部,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从省外购入进口商品21种,获利1.49万元。城子河区蔬菜站1名职工为矿务局建井处、恒山、大通沟煤矿以及省外一些单位购买汽车21辆,每辆获利3000元,这些单位再转手加价倒卖,每辆获利达万元。1978年,全市查出投机倒把案件811起。
  1980年,市工商局切实执行“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案,严格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并注意克服“打下不打上,打外不打内,打远不打近”的倾向,使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在新形势下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1985年,全市查处投机倒把案件703起。其中,大案要案340起,占案件总数的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