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质勘探
第三节 地质勘探
明末清初,俄、德、法商人从直隶开平煤矿派技术人员到滴道沟勘探煤炭。1923年12月,吉林省官商合办穆棱煤矿公司委托孙毓麒和俄国人布鲁西言阔等15人到梨树沟进行勘探,这是鸡西煤田最早的正式勘探活动。1924年1月,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公司建立第一探矿队,有钻机4台,钻孔直径为10厘米,钻探深度10—17米,挖探井深度5—15米。5月,完成钻孔20孔,探井39个,探知煤层厚2米,煤层中夹有白泥200厘米。8月,成立第二探矿队,2个探矿队对梨树沟一带的煤炭赋存情况进行普查。俄籍地质学家阿涅尔特曾推断鸡西煤炭资源储量为10亿吨。
1938年6—11月,日本侵略者派密山安田调查队第二班森田义人等在滴道、麻山、黄泥河子进行勘探调查,并提出勘查报告。1939年10—12月,满铁调查部第四调查室采矿班古藤悌一等又在滴道、城子河、恒山、穆棱进行勘探调查。1946年8月,东北工矿处在滴道、城子河、麻山煤矿组建试钻班,手钻2台。1947年,东北工矿处修复钻机12台,为煤田普查提供了条件。
1951年11月,矿务局成立钻探公司,在滴道、城子河煤矿设钻井队,新进钻机15台,对原有普查过的煤炭资源进一步进行普查和详查。从1953年开始,鸡西矿区除燃料工业部108煤田地质勘探队进行普查和精查外,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在恒山、滴道、麻山煤矿进行生产补充勘探。1958年后,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又在恒山、滴道、麻山、城子河、穆棱、小恒山、二道河子、正阳煤矿进行生产补充勘探。查明恒山煤矿十井地质构造,滴道煤矿二井西部可采煤层变化、九井煤层构造及5个可采煤层,麻山煤矿可采煤层变化,城子河煤矿六井深部煤层可采性,穆棱煤矿五井西部煤层,小恒山煤矿4个可采煤层及18条断层,二道河子煤矿五井深部构造及7条断层,正阳煤矿三井、五井可采煤层的断层。1967年后,矿务局地质勘探队探明穆棱煤矿一、二井,大通沟煤矿一、二井,东海煤矿一、二井,平岗煤矿一、二井的深部和滴道煤矿南甸子10个断层、张新煤矿竖井二水平、城子河煤矿含煤组煤层发育情况。从1980年开始,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对滴道煤矿南甸子、东海煤矿东采区深部、城子河煤矿西采区、二道河子煤矿北山、平岗煤矿五井、穆棱煤矿三井、六井进行生产补充勘探,共打钻孔166孔、工程量12.6万米。
至1985年末,矿务局地质勘探队在鸡西矿区共施工444个钻孔,工程量37.7万米,提供煤炭地质储量63736万吨。此外,还勘探了石墨、磷、铁、大理岩、花岗岩等矿产。108煤田地质勘探队对鸡西煤田进行了普查、详查、精查,共找矿18次,提出鸡西矿区保有储量24.1亿吨,为鸡西矿务局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