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五章 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972年,市地煤局设1名兼职统计员,掌握生产计划。1973年2月,计划管理由生产技术科负责。1976年前,年度生产计划只限于生产、财务和材料计划等项。主要依靠直属各煤矿自己编制,然后报局生产技术科进行汇总平衡,上报市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再发到各煤矿具体组织实施。
1976年,市地煤局加强直属煤矿计划管理工作,各煤矿配备专职计划与统计人员。1977年8月,由生产技术科、安监科、财务科联合举办学习班,专门培训计划与统计人员,初步开展计划管理工作。
1978年,市地煤局建立一些规章 制度和10余种计划统计报表,使计划管理基本走向正轨。在各级干部中增强完成国家计划的观念。局计划编制的方法是,每年八、九月份开始,自上而下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会议,把所属煤矿负责生产、计划的领导请上来,认真听取他们的汇报;局负责生产、计划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摸底,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与业务资料,进行测算平衡,编出年度生产计划初稿,经局务会议研究批准后,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同时装订成册,下发所属煤矿组织实施。
1980年,增设计划科,负责全局计划管理工作。不久,撤销计划科,其业务归经营管理部。
1982—1984年,局年度生产计划实行统一计划,集中平衡,按部门分级管理。各项计划均由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审编,分配控制指标,并组织实施。凡是计划上报或下达时,通过计划部门会签审核,统一口径,以保证各项计划的互相衔接,全面均衡地完成任务。市地煤局计划科根据年度计划和各矿生产实际情况,于每月月初下达作业计划,月末各矿将执行情况汇报计划科。每日的产量、进尺、安全情况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制表,送交领导及有关科室,以便及时掌握情况指挥生产。
1985年,由局长、总工程师亲自抓计划,根据煤炭储量、生产能力、客观条件,全盘考虑计划安排的落实,解决企业“短期化”行为。至年末,局统计人员抓基础,积累原始资料,共编印出统计资料3500册,整理编印出统计资料汇编1500本,使计划统计工作在加强管理中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