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萤石

第六节 萤石


  萤石由鸡西市萤石矿生产。萤石的主要成份是CaF2,含量为75—95%,主要应用于钢铁、化工、陶瓷工业等。
  鸡西市萤石矿是黑龙江省唯一生产萤石的厂家,萤石矿开采历史较早。1939年初,金世俊在今东海乡兴隆村北山发现萤石。当年5月, 日本人伊滕芳郎作了详细的考察,并写了《虎林至平阳驿(哈达河)附近萤石概况》的调查报告,随后又有朝鲜族人金输植私人经营采矿点,进行少量的萤石开采。
  1946年,东北工矿处派留用日本人小岛中山作调查,并写了《鸡宁县东海萤石矿床东部地区的调查报告》。同年8月,东北工矿处又派留用日本人荒谷一雄进行普查,并写有《鸡宁县东海萤石矿床的调查报告》。
  1957年初,经黑龙江省人委决定,原鸡宁县东海萤石矿床划归鸡西市经营开采。5月6日,成立萤石矿,市人委派叶玉杰组织各方人员前往鸡东县哈达乡长山村进行第一次萤石正规开采,当年开采冶金用萤石600吨。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在西起哈达公社青山大队的南山,经东海公社长山大队,东到狼洞山、秃山等54.75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建起几十个采矿点。鸡西市、密山县、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采矿厂、858农场、金沙农场、七星农场等,对百草沟、狼洞山、碾盘山(三新水库)、秃山等地的萤石进行了大量开采。
  1959年,密山县地质队对萤石矿区作了地表普查工作,并写有调查报告,提出萤石C级储量为191400吨。当年3月,由密山县、鸡西市联合统一开采,并成立鸡密萤石矿。但由于多种原因,鸡密萤石矿当年10月末解体。年末,改建鸡西市萤石矿。1965年,萤石矿下马。留65名职工转为生产煤炭。
  1976年7月6日,萤石矿和煤矿分开经营,萤石矿划归市冶金工业局领导,煤矿改名为兴华煤矿,归市地方煤炭局领导。
  1982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萤石矿由于资源不清等因素,市冶金工业公司决定停产。1983年,该矿组织集体承包,生产达标萤石3550吨。1984年生产萤石1560吨。至1985年,29年累计生产萤石118221吨,每年平均生产407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