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饮料

第三节 饮料


  一、白酒
  鸡西市白酒,以粮食为主要原料,以稻壳等为辅助材料,采用一次投料,连续加曲,分层蒸溜,回沙发酵,精心配制而成。据检验,每百毫升白酒含甲醇低于或等于0.04毫克,含杂醇油低于或等于0.15毫克,含铅量低于或等于1毫克,含锰量低于或等于2毫克,氧化物低于或等于2%。
  民国时期,鸡西地区有私营小酒厂,规模较大的同兴泉和同兴涌2家酒厂,每日平均生产白酒150公斤。
  1952年9月,鸡西县政府将鸡冠区的3家小酒厂合并建成地方国营鸡西县酒厂,除用1台小锅炉引发蒸气外,其余工序全是手工劳动,当年生产白酒(折65度,下同)34吨,占全县白酒销售量的4.8%。1957年,生产白酒337吨,占当年市白酒销量的24.3%。1958年,市商业局建商业白酒厂和恒山白酒厂,1959年,农村人民公社又建集体所有制白酒厂。至1961年,累计生产白酒4273吨。其中,市白酒厂生产3926吨,占91.9%。
  1962年,商业和公社办的白酒厂停产。同年,市投资150万元,对市白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建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车间,使发酵工艺实现半机械化。1970年,梨树区建集体所有制白酒厂,1982年改全民所有制。
  1975年后,市先后投资49.3万元,新建市白酒厂第二机械化车间和曲房,使发酵工艺实现全部机械化,年生产白酒能力提高到2430吨,出酒率由半机械化时的65%提高到75%。取泸州老窖之长,纳玉泉老窖之“菌”,精心培育,终于形成“大曲”独特之工艺,酿出52、60两个酒度的“鸡西大曲”。并以酒质清沏透明,醇香浓郁,甘冽清爽,尾净味长的风格跨入黑龙江省优质产品的行列。1984年,“鸡西大曲”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经省年检,仍保持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市白酒厂和梨树白酒厂有职工441人,生产白酒1500吨,占全市白酒销量的45.9%。自建厂以来,累计生产白酒36529吨,实现利税总额2665.7万元,为同期累计投资额433.3万元的6.15倍。
  二、啤酒
  鸡西市啤酒是以大麦、大米作主料和辅料,采用新疆酒花和经过石膏、乳酸处理的酿造用水酿制,加入酵母发酵而成。在工艺上,经过原料粉碎、糊化、糖化、过滤、煮沸、冷却、酵母添加、前后发酵、酒汁过滤、杀菌、包装等20多道工序,5个月左右时间,制成成品。鸡西啤酒为淡色啤酒,色度在0.4左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和糖类,易为人体吸收。酒液含3.5%酒精,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含0.32%二氧化碳气体,可刺激胃液分泌,有助消化。鸡西啤酒被全市居民视为清凉饮料之一,开胃健脾,有益健康。
  1959年3月,鸡西市工业局投资4.5万元在市白酒厂内建啤酒车间,采用半机械化发酵工艺,当年生产散装啤酒125吨,1961年产量增至512吨。1965年7月,啤酒车间从白酒厂划出单独成立鸡西市啤酒厂,并试制成功熟啤酒,当年生产248吨。1968—1975年,市先后投资41万元,建糖化和前后发酵车间,安装5吨糖化锅炉和3吨分气量锅炉,24头灌装机和6头压盖机,还建40个发酵罐和14个发酵池。1975年生产啤酒2206吨。其中,瓶装熟啤酒1053吨,散装生啤酒1153吨。1977年,市投资58万元,建麦芽车间,并改造糖化车间和锅炉,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000吨。1978年,再次改造糖化锅炉和发酵罐,当年生产啤酒3501吨,实现利税17.5万元。
  1982年,鸡西铁路地区机务段建集体所有制啤酒厂,生产铁鸡牌啤酒。
  1985年末,两家啤酒厂共有职工410人,固定资产原值717.6万元,自建厂以来累计生产啤酒66803吨。
  三、冰棍(雪糕)
  鸡西市冰棍和雪糕色泽均匀,香气纯正,形体完整,大小一致。有清型、混合型、复合型3个品种,共同的特点是冻结坚实,乳化完全,细腻滑润,无冰晶、油点及杂质。
  1958年,市商业局首建地方国营恒山冰棍厂。1961年,又在西鸡西和梨树区新建两家国营冰棍厂(均在1962年停产)。1972年,市服务局建地方国营冷饮厂,主要生产雪糕、冰淇淋、冰点。1973年,市服务局又在城子河区建国营城子河冰棍厂。
  1985年底,全市共有雪糕、冰棍生产厂家4家,职工125人,固定资产原值73.8万元。其中,3家国营厂累计实现利税167万元,为累计投资总额57.1万元的2.9倍。
  四、汽水(汽酒)
  鸡西市生产的汽水和汽酒属碳酸型产品,以砂糖、柠檬酸、香精、二氧化碳和经过处理的水为主要原料,采用半机械工艺制成。色泽清沏透明,气味鲜甜爽口,是鸡西市居民喜欢的饮料佳品。
  1961年,鸡西市建第一家饮料厂,生产0.5公斤瓶装汽水,当年工业总产值12万元。1964年并入市食品厂,“文化大革命”中停产。1981年,恒山区粮食科建一小型汽酒厂。1982年,恒山、滴道、梨树、城子河区先后建汽水厂。1984年,鸡冠区建红军麦精汽水厂。1985年,恒山区建一饮料厂。全市共有汽水、汽酒厂9家,均系集体所有制独立经济核算企业,职工197人,固定资产原值31.8万元,工业总产值45.6万元,利税总额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