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机制纸、纸制品、印刷品
第五节 机制纸、纸制品、印刷品
一、机制纸
鸡西市造纸厂以稻草、麦杆为主要原料,以化学和机械方法将原料制成纸浆,然后抄成纸张。先后生产包装纸、有光纸、水泥袋纸和药物卫生纸。有光纸表面光滑,厚薄均匀,外观洁白,经济适用,深受用户欢迎。药物卫生纸是该厂与鸡西煤炭卫生学校共同研制成功的,以蛇白汤止痒药物为主料,以市造纸厂生产的纤维原料纸浆为基础,经化学方法将纤维原料制成纸浆,然后抄成卫生纸。该产品工艺先进,配方合理,是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妇女阴部搔痒症的卫生保健佳品。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临床试用,妇女阴部搔痒症治愈率达86.5%。经省卫生厅技术鉴定,同意批量生产,注册商标为碧叶牌药物卫生纸。该产品系国内首创,填补了全国中草药与造纸相结合的一项空白。1982—1985年,累计生产2670吨,行销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1981年、1983年,分别获鸡西市和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鸡西市造纸厂建于1958年,市投资29.2万元,安装小圆网机1台,5.6米打浆机2台,1961年建成投产。先后生产包装纸、有光纸、水泥袋纸、卫生纸和药物卫生纸。1985年,全厂职工184人,固定资产原值134.4万元,工业总产值163.2万元。投产后,累计上缴利税114.9万元,为同期累计投资额466万元的24.7%。
二、纸制品
鸡西市生产的纸制品有信封、档案袋、文件夹、水泥袋、纸板、皮鞋纸盒及包装用瓦楞纸箱等。恒山区包装装潢厂生产的5层瓦楞纸箱,箱体结构合理,抗压力强,防震性能好,可包装瓶酒、服装、鞋等多种产品,不塌垛、不散包,起保护商品作用。箱面图案新颖,色泽鲜艳,文字清晰,美观大方,起美化商品和扩大商品宣传作用。
1972年,恒山区始建包装装璜厂。1973年,市印刷一厂建市纸制品厂,同年鸡冠区向阳办事处建向阳纸盒厂(后停产)。1979年,市林业局建柳毛青年纸板厂。1981年,矿务局建筑工程处建纸箱厂。1985年底,全市共有纸制品厂4家(均系集体所有制),职工280人,固定资产原值55.4万元,工业总产值125.7万元,累计实现利税60.9万元,为同期累计投资58.3万元的104.5%。
三、印刷品
1946年,鸡宁县修复沦陷时期朝日印刷所用过的8—16页印刷机3台,成立鸡宁县印刷所,手工操作,印刷表格、识字课本等。1947的,成立兴亚印刷所(个体)。1948年,两个印刷所合并组建鸡宁县城关印刷厂。同年10月,建《鸡西工人》报社印刷厂。1949年,鸡西县印刷行业除定期印刷《鸡西工人》外,无其它定型印刷品,只有不定期地印刷小批量各种表格、票据、帐册、广告、电影说明、商标、布告及少量出版物。1952年,城关印刷厂更名为鸡西县印刷厂。1958年11月,县印刷厂与《鸡西日报》社印刷厂合并,称鸡西市印刷厂(今市印刷一厂),后几经分合。1967年,先后建鸡冠区、市第九中学、恒山区印刷厂。1971年,市印刷二厂开始批量印刷小学生用田字方格本,当年印刷20万本。1972年,增加到50万本,并开始印刷彩色商标。1979年,陆续定期印刷《鸡西文学》、《鸡西社会科学》杂志(季刊)、《鸡西广播电视报》(周刊)等。1980年,先后建市师范学校、滴道区、二道河子煤矿第二中学、市教师进修学校印刷厂和《鸡西日报》社印刷二厂。1983年,市印刷二厂印刷田字方格本100万本,被省评为优质产品。
1985年,全市有印刷厂10家,职工986人,固定资产原值450.8万元,工业总产值32.5万元。累计实现利税541.4万元,占累计投资总额530.7万元的102%。其中,上缴利税5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