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有机化工产品 一、阳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学名001×7型强酸性苯乙烯系列阳离子交换树脂,是棕黄色或棕褐色球状颗粒。产品主要用于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物质(稀土元素、氨基酸等)的分离和提纯。工业上常用于硬水软化、净化糖液、咸水淡化及抗菌素提纯或回收等。
1971年,鸡西市化工一厂开始生产阳离子交换树脂,缺少技术人员,产品质量低,年产2吨。
1984年6月,市化工一厂同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签定联营合同。由南开大学化工厂负责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及技术人员培训,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1984年产量430吨,优质品率为49%,合格率为94%。1985年产量850吨,优质品率提高到75%,合格率达100%。产品畅销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1985年,市化工一厂职工310人,固定资产原值154.6万元,总产值240万元,利税总额38万元。
二、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发或胶态固体有很强的吸附力。产品系粉末状,黑色,无嗅无味。主要用于吸附气体、脱色和回收溶剂等,也是防毒面具用来过滤气体的材料。药用活性炭作为內服吸附药,用来治疗腹泻和中毒等。
1975年8月,梨树区街道办事处建化工厂,生产活性炭。原材料主要是木炭和盐酸。开始技术力量不足,缺少经验,活性炭的脱色率较低。向沈阳市力化活性炭厂和铁西活性炭厂学习后,经过13次试验,攻克脱色率低的技术难关,产品正式投入生产。1976年7月,该厂定名为梨树区化工厂,年产量22吨。1980年该厂归市化学工业公司,改名为鸡西市化工五厂。由于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短缺,1980年9月—1981年停产。1982年恢复生产,7月进行工艺改革,产品的质量达到部颁标准,供不应求,畅销省内外。1985年底,市化工五厂职工67人,固定资产原值14.2万元,总产值22万元,上缴利税1.1万元。
三、信那水
信那水也称香焦水,是一种芳香透明的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主要用来溶解、稀释喷漆的粘度,适于为各种机车、车床及装饰品喷漆。1973年,市化工三厂开始生产。由于工艺简单,技术力量弱,年产量40吨。1973—1976年,产品主要销往市内的车辆喷漆厂。1976年产量115吨,1983年产量89吨,1984年产量133吨,1985年产量142吨。由于及时了解行情,把握市场动态,产品以质优价廉赢得用户信赖,销往牡丹江市、加格达奇地区以及吉林省。
四、电石(
电石生产所需用的原料是焦炭、生石灰等。工业上用来制造乙炔。
1958年11月,鸡西市电石厂正式投产,当年生产电石90吨。1962年5月停产。1966年1月恢复生产。1978年,强化企业管理,产品产量与质量提高,当年产量2629吨,总产值118万元,利润总额25万元。1979年产量2926吨,总产值140.5万元,利润总额2.4万元。该厂被评为黑龙江省“大庆式企业”。1980年产量2675吨,总产值128.4万元,利润总额3万元。厂长孔庆芳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产量3846吨,总产值193.6万元,利润总额2.5万元。1985年,改名为市化工总厂,职工310人,固定资产原值397.5万元,产量4000吨,总产值313.9万元,利润总额1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