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粘土砖

第三章 砖、瓦、灰

第一节 粘土砖


  1935年,梨树镇建私营窑地,手工烧制粘土砖,为鸡西地区较早的制砖业。1936年,在今鸡冠区西山建成3座私营粘土砖窑。1940年又在城子河二太堡、鸡西街东山、西山建4座私营窑地,从业人员800人。6年生产粘土砖480多万块。
  1946年,鸡西矿区先后在鸡冠区左家、东山和城子河村及滴道、恒山等区新建5家砖厂。至1949年,生产粘土砖3202万块,每年平均生产801万块。1950年,矿务局又新建5家砖瓦厂,购入4台制砖机,生产机制砖。至1957年生产粘土砖21801.6万块,为同期该局粘土砖消费量20876.2万块的104.4%,略有剩余。
  1952年,鸡西县新建2家制砖厂。至1957年底,全市共有7家制砖厂,生产粘土砖23735万块,为同期消费砖26794万块的88.6%。
  1958年,市工业局、粮食局、手工业管理局、公安局、劳动局技工校建7家全民所有制制砖厂,城子河办事处、鸡冠区和滴道区建3家集体所有制制砖厂。全市粘土砖产量大幅度增长。1959年,生产12861万块,比1958年增长1.4倍,为当年消费量699.9万块的17.4倍,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生产15947万块,比1959年又增长24%。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保留市制砖厂、手工业管理局砖厂、城子河办事处砖厂和滴道区大同生产合作社砖厂,其它砖厂停产,产量大幅度下降。至1966年共生产19675.4万块,为同期消费量8511.7万块的2.3倍。1967年,生产粘土砖1911万块,比1966年4755万块降低59.8%。1970年后,新建滴道建材厂、恒山建材厂、柳毛公社第一和第二砖厂、碱场煤矿劳动服务公司砖厂、市矸石砖厂、鸡冠区红星公社一砖厂和二砖厂、鸡冠区联营砖厂等11家制砖厂,全市共有制砖厂18家。1970—1985年,16年共生产231720.6万块。每年平均生产14483万块,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1985年底,全市制砖厂18家,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274平方米。各厂总计固定资产投资858.3万元,职工1779人。其中,固定职工1455人。生产红砖26829.2万块,销售收入765.9万元,上缴利税10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