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早期邮电
第一章 沿革
第一节 早期邮电
一、邮政
1882年(清光绪八年),宁古塔(今宁安县)至蜂蜜山(今密山县)驿道勘界时设4站:青沟岭站(今梨树镇境内的猴石沟一带),黄泥河子站(今恒山区),莲花泡站(今柳毛乡一带),城子河站(今城子河一带)。驿站的设置,主要是传递官府和军队中的公文。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腐败及帝国主义入侵,驿站制度逐渐废除。
十九世纪末,沙俄在中国东北修筑东清铁路,迫切需要通信手段,1912年(民国元年)在下梨树沟设置邮政驿站。1925年3月,下城子至穆棱煤矿铁路通车,梨树镇设立邮政局,大批邮件源源由此运递。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东北各地的邮政,成了日本侵华后的伪满洲邮政。邮政大权落到日本侵略者手中。1937年9月,日本侵略者在鸡西街设置鸡西邮政局。1938年,设置滴道邮政局。1940年初,在黄泥河子和城子河相继设置邮政局。以上各局直接归伪吉黑邮务管理局管辖,1940年4月划归伪牡丹江邮政管理局管辖。
二、电信
鸡西境内,最早设置电话的是梨树镇。1929年,由穆棱县治安维持会主持,官方买电料,地方供电杆,在县境内各主要村屯架设了电话,“遇有情况,报告非常便利”。设有手动交换机1架。
1934年,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在梨树镇设置电报电话局,只收发官、商电报电话。1935年,设置滴道电报取报所(委托办);1938年7月,改设滴道电报电话局。1938年6月,设置鸡西电报经办处(委托办);1939年8月,改设鸡西电报电话局。1941年6月,设置黄泥河子电报局。9月将鸡西邮政、电信机构改称鸡宁邮政局、鸡宁电报电话局。
此外,还设有另成体系的矿与矿间的电话,日本关东军通往各守备队的军用电话,伪鸡宁县警务科设置交换机通往管区内各警察署、警备队的警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