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业机械

第二节 农业机械


  一、拖拉机
  大中型拖拉机 1959年,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其中,东方红—54链轨拖拉机2台,捷克产热特—25A轮式拖拉机3台。1967年,全市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6台。其中,链轨拖拉机22台,轮式拖拉机4台。农业机械实行集体投资,国家扶助,社队经营。1976年,全市有链轨拖拉机56台,胶轮拖拉机66台,轮式拖拉机超过链轨拖拉机保有量。1979年,胶轮拖拉机从1978年的83台猛增到222台,1年增长1.67倍。从机型看,链轨拖拉机除东方红—54外,其余大部分是东方红—75型。胶轮拖拉机以铁牛—55、上海—50、东方红—28为主要机型。并有引进国外机型3台。1983年开始,农业机械以户营为主,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开始减少。1985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由1982年的665台增加到670台。其中,链轨拖拉机由173台减少到134台,胶轮拖拉机由492台增加到536台。
  小型拖拉机1967年,全市有手扶拖拉机5台,到1979年手扶拖拉机达到515台,主要机型是518—12。1980年,引进37台12千瓦小四轮拖拉机。此后手扶拖拉机逐渐减少,小四轮拖拉机逐渐增加。1983年,小型拖拉机达到608台。其中,手扶拖拉机403台,小四轮205台。1983年以后,个体农户大量购买小四轮拖拉机,其数量猛增。到1985年,全市小型拖拉机达到1793台,比1983年增长1.95倍,平均每年增加593台。其中,小四轮拖拉机1430台,比1983年增长5.98倍,平均每年增加613台;手扶拖拉机363台,比1983年减少40台。小四轮拖拉机主要机型为长春—12,龙江—12和泰山—12、约占总保有量的57%。其它还有黑龙—12、东风—12等35种机型。红旗乡义安村和梨树乡猴石村先后引进江西产丰收—180型18千瓦小四轮拖拉机3台,该机型比12千瓦小四轮具有功率大、有液压悬挂装置等优点,适于郊区农业生产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机引农具
  大中型机引农具1960年,全市有大中型机引农具6台。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为1:1。配套比最高的年份是1978年,达到1:2.38。1979年由于胶轮拖拉机猛增,配套比下降到1:1.33。1983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中型机引农具变卖、闲置、损坏比较严重。1985年,主要机引农具数量与1982年比,四、五铧犁减少31台,轻重耙减少59台,48行播种机减少30台,24行播种机减少10台,七铧梨减少17台。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670台,大中型机引农具保有量411台,配套比下降到1:0.65。
  小型机引农具 1979年前,手扶拖拉机配有少量翻地犁、旋耕机、播种机及水田耙。1980年后,小四轮拖拉机迅速增加,但基本上没有配套农具。1984年,全市有小型拖拉机815台,只有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犁、耙、旋耕、播种、中耕及喷雾机具197台。1985年,狠抓小拖配套,当年新增小拖配套机具126台。其中,翻地犁37台、中耕机16台、旋耕机3台、播种机9台、脱谷机16台、联合收割机13台、剪晒机2台以及镇压器,除草机、喷药机等。小四轮拖拉机开始向田间作业发展。
  三、水田机械
  1970年前,全市水田沿用旱田整地机具进行整地作业。1972年引进人力插秧机。1975年,长青公社永红大队引进机动插秧机。1980年,引进宁波—24水田型拖拉机及水田翻地犁、水田旋耕机等水田机械。1982年,引进水稻工厂育秧机动插秧设备。到1985年,全市拥有工厂化育秧大中棚131栋,机动插秧机22台,人力插秧机500余台,主要分布在长青乡永红、丰安村和柳毛乡中心村。
  四、运输机械
  拖挂车1958年,全市有胶轮大车141辆,铁轮大车1637辆。1959年后,由于拖拉机不断增加畜力车减少。到982年,全市铁轮大车已绝迹,只有胶轮大车1760辆。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畜力车又有所发展。主要运输机械是大中型胶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配带拖车及农用载重汽车。1985年,全市有2吨以上拖车528辆,1.5吨以下的拖车1788辆,基本上是1台拖拉机配1辆拖车。
  汽车 1962年开始,国营农林牧场拥有农用载重汽车2辆。1971年,农村开始拥有农业载重汽车3辆。1979年,全市农用载重汽车达到84辆。1980年以后迅速增加,1985年达到489辆,比1979年增长4.8倍。农村70%运输靠机动车辆。
  五、其它机械
  “小六机” 1957年,全市有碾米机、磨面机15台。其后脱谷机、粉碎机、铡草机、榨油机迅速增加。到60年代中后期,上述“小六机”已遍布乡镇村屯,基本上实现了粮油加工和饲料粉碎机械化。随着国家农机工业的发展,这些机械几经更新换代,品种数量不断增加。1985年,全市拥有制米机384台、磨面机293台、榨油机81台、淀粉加工机33台、铡草机664台、饲料粉碎机400台、大型脱谷机16台、中小型脱谷机190台以及打稻机、扬场机、玉米脱粒机等其它脱谷机械175台。
  农用排灌机械1959年,全市有排灌水泵3台,1985年达到653台。1976年引进喷灌机械17套,1985年达到31套。
  农用动力机械1959年,全市有农用动力机械(座机)32台,442千瓦。其中,柴油机4台,147千瓦;电动机28台,295千瓦。1985年,全市农用动力机械(座机)达到5128台,99175千瓦。其中,用于排灌的电动机1027台,7409千瓦;柴油机147台,3124千瓦;汽油机10台,120千瓦。用于农产品加工、场上作业的动力机械959台,98394千瓦。其中,柴油机31台,电动机928台。
  六、半机械化农具
  半机械化农具虽然效率低,但投资少,见效快,适应性强。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半机械化农具发展较快。到1985年,全市人力插秧机由422台增加到565台,人力喷雾喷粉器由1343台减少到1186台,打稻机255台,胶轮手推车999辆,胶轮大车2011辆。

  1959—1985年拖拉机及主要机引农具统计表
  19-10-2
                   单位:台





 
  1985年全市各乡拥有主要农机具数量表
  19-10-3
                单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