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森林面积
第二章 森林资源
第一节 森林面积
1931年前,鸡西地区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今城鸡铁路线北部生长着柞、桦、柳、榆、黄波萝、核桃、楸等阔叶林。南片山区生长着白桦、黑桦、杨、榆、黄波萝、水曲柳等阔叶林群,伴生有冷杉、红松、赤松等针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1933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鸡西地区后,丰富的原始森林资源被野蛮采伐。1949年7月,鸡宁县又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仅存的部分原始森林被烧掉,形成大面积荒山。
1960—1969年,全市许多部门、农村生产队社员上山开荒种地,从小块开荒进而联成大面积开荒。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以2.3%的速度下降。1969—1976年,全市共占林地面积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63.5%下降到34%。有林地由11.5万公顷下降到8万公顷。
1979年,林业生产受到中央、省、市的重视。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建国以来第一部森林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1980—1982年,国家连续颁发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紧急通知和指示,鸡西市依法制止了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乱砍滥伐破坏森林的行为,使现有的森林得以保护。提倡义务植树,每年植树季节全市有十七八万人上山义务植树。
1985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4.2万公顷。其中,已成林人工林面积6.14万公顷,天然次生林面积5.42万公顷,经济林面积6121.8公顷。天然林中,蒙古栎占67%,黑桦占24%,白桦占2%,山杨占1%,核桃楸占5%,黄波萝、榆树占1%。天然林中,幼龄林(1—20年)占17.4%,中龄林(21—60年)占77.6%,成过熟林(60年以上)都是散生林和小老树、孤树,占5%。人工林中,落叶松占90.32%,樟子松占7.99%,红松占0.58%,其它树种占1.11%。人工林中,幼龄林占83.7%,中龄林占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