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职工队伍

第三节 职工队伍


  1947年,鸡宁县贸易局职工200人,多数仅有初小文化,还有部分文盲。1949年,鸡西矿区贸易公司和鸡西县贸易公司共有职工806人。矿贸易公司和县工商科分别举办了扫盲班、职工文化补习班。1953年,扫盲及文化补习结束,商业职工文化素质、业务能力普遍提高。1955年,鸡西县商业科职工1818人。
  1957年,鸡西市商业局接管梨树、麻山区商业企业,职工增加到3307人。1958年,商业系统招收大量职工办工业、农牧业,商业机构层次增多。到1960年,全市商业职工增加到8316人。
  1962年,市商业局关停与商业经营无关的工业、农牧业企业,撤销正阳、大通沟、柳毛商业分局及一些重叠机构,精简下放部分职工,全市商业职工4464人。根据商业部指示,全市商业系统在食品加工行业实行学徒工制度,在营业员中实行练习生制度。学徒工和练习生按技术业务繁简程度分别定为2年制、3年制。同年6月,成立商业职工学校,开设初中、高中、大专班和医药专业培训班。1963年,市商业局接收部队转业干部43人,管理人员得到充实和加强。1965年,全市商业职工5375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派群众组织在混乱中调入很多临时工人。1972年,为1903名临时工办理转正手续,同时整顿人员编制,清理从农村招收的亦农亦商人员。1977年末,全市商业职工6610人,比1965增加23%。1978年,全市商业固定职工5010人、临时工358人、计划外用工664人。
  1979年后,全市商业系统职工队伍中返城青年、接班子弟成份增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业务生疏。针对这种情况,全市商业系统开展职工“双补”教育活动,共有3000人参加职工“双补”教育,通过考试合格者2490人,合格率83%。1982年,市商业系统评定会计师15名、统计师3名、助理统计师6名。
  1985年,全市商业系统职工7746人。其中,全民职工6341人,集体职工1405人。职工文化构成:大学3人,大专41人,中专296人,高中279人,初中6491人,小学618人,文盲、半文盲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