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业市场 一、轻工产品市场
位于鸡冠区园林路,建于1981年,为长廊式钢质售货棚台,长900米,宽31米。有摊位1248个,国营、集体、个体经营者2000多人;服装、鞋帽、小百货、布匹、家用电器等各种商品2150种。摊位每户占地1延米,按经营项目分为不同售货区段。其中,服装经营者523家,布匹经营者300家,布匹经营者300家,家用电器经营者25家。
园林路市场的商户与全国各地的百余家企业建立了商品信息联系,还有各地客商进园林路市场经营。1985年,日成交额平均13万元,日客流量平均4.5万人(次),成为鸡西市轻工产品交易中心,对周围市县也很有吸引力。
二、摩托车市场
位于鸡冠区鸡西大桥南端,由原来的旧自行车交易市场演变而成。1963年,鸡冠区广益街市场就有旧自行车交易活动,未形成专业市场。1979年,旧自行车交易由黑市转为公开,交易地点转移到大桥南端,形成自行车交易市场。1980年,旧摩托车进入交易市场,逐渐取代自行车而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商品。旧摩托车市场逢星期日开集,交易兴旺,人群熙攘,马达轰鸣。1985年,旧摩托车日上市量平均近百辆,日客流量平均2000人(次),日成交额平均5万元。
三、家具市场
位于鸡冠区和平大街北端,由园林路轻工市场分离而形成,1982年成为专业市场。家具市场最初的经营者是鸡冠区红星乡的木工匠人,后发展到城市待业青年、退休人员,江苏、浙江省等外地工匠也加入经营者行列。家具品种、数量增多,制做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价格越来越低,商品销路旺盛,附近县市用户纷至沓来。
家具市场逢星期日开集。1985年,日成交额平均3.5万元,上市量平均千余件,日客流量平均3000人(次)。
四、大牲畜市场
位于鸡冠区桥东菜市场北侧,1962年形成专业市场。交易以大牲畜为主,猪、禽为辅,逢星期日开集,交易者多为郊区农民。1982年,大牲畜市场迁至鸡冠区红星供销社附近。1985年迁至市食品公司南端,每日平均上市牲畜40头,日成交额平均2万元。
1985年主要农贸、专业市场情况表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