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旅店业

第三节 旅店业


  一、旅店
  1926年,随着穆棱煤矿的开办,过往客商增多。当年,梨树镇开办1家吉顺客栈,店主何之亭。1928年,滴道魏家店(今中华饭店址)开业,店主魏振江。1939年,鸡西街东满旅社(今工农兵剧院址)、袁家店、高家店(今市印刷二厂址),先后开业。1941年,恒山王记店(今三道街址)开业,店主王占敖。全县旅店多为挂罗圈幌的小客店,店内火炕大铺。有的旅店院内还可以停马车,喂牲畜,客店、车店兼营。1946年,全县有私营旅店18家。
  1956年,鸡西县24家私营旅店全部走合作化道路,组成公私联营旅社。当年,全县只有1家国营旅社—国营鸡西旅社,床位110张。1958年,鸡西市新建1家国营旅社—鸡西旅行社。1959年,全市有国营旅店3家,合营旅店13家,床位1186张,床位利用率125%,从业人员106人。
  1968年,鸡西旅行社改为市革委招待所,以接待市内会议和党政干部为主。1969年,全市出现客房不足,床位客满,旅客住宿困难,有时不得不在客房、走廊加床。床位利用率为136%。1973年,市革委招待所移交市服务局,恢复鸡西旅行社名称,开始对外营业。1974年,全市在恒山、滴道、城子河、梨树区陆续新建旅店6家,鸡冠区新建煤城饭店。1975年,全市旅店17家,床位1607张,从业人员222人。初步形成旅店业服务网络,“住店难”得到缓解。
  1983年,新建国营鸡西饭店,有床位660张。1984年,出现个体旅店多家竞争旅客情况。在火车站、汽车站旅客集中的地方,国营旅社、各家招待所、个体旅店竞争激烈。1985年,鸡西市饮食服务公司所属旅店20家,个体旅店42家,床位3797张,床位过剩,每天床位利用率仅为50%。
  二、招待所
  1951年,鸡西县公安局为接待过往军警人员住宿,开办招待所,床位110张。1956年,公安局招待所划归县福利公司经营,易名国营鸡西旅社。1957年,鸡西矿务局建成四层楼房的招待所,有床位650张。主要接待煤炭系统过往住宿人员,属非盈利性服务企业。1959年下半年,矿务局招待所开始收费。1960年,鸡西矿务局所属煤矿相继办招待所。1969年,全市各单位办招待所20家,床位2171张,超过当时全市国营旅店床位的52.4%,缓解了“住店难”的问题。
  1979年后,全市有许多单位为安排待业青年和家属就业,相继兴办营业性招待所。这些招待所多兼营饭店,面向社会经营。1985年底,鸡西市有招待所42家,床位38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