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烟草经营

第十一章 烟草

第一节 烟草经营


  鸡西地区气候适宜烟草生长,当地农民很早就种植晒烟(黄烟),但多为自产自用,少量上市交易。市土产公司也只经销少量晒烟。梨树、兰岭十八户种植的晒烟质量较好。1974年,市土产公司引进外地烤烟种植技术,在麻山公社五龙大队试种成功。当年种植烤烟20.2公顷,总产9.5万公斤。收获的烟叶全部由土产公司收购,销往穆棱卷烟厂和海林卷烟厂。由于烤烟种植成功,烟叶收购、销售渠道畅通稳定,经济效益好,烤烟生产很快在全市农村发展起来,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
  1982年,市政府成立烤烟生产办公室,统一管理全市烤烟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收购销售。烤烟生产办公室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外地经验,指导烟农逐步探索一套适合全市特点的烤烟生产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完善。
  1983年,市烟草公司统一负责烟叶的经营管理,并与市农业局共同承担全国烟草区划试验、黑龙江省烤烟8个品种试验2项科研任务。烟草公司还进行烤烟新品系鉴定、牡晒77—96—7试验、小烤房烤烟试验等3项科研项目,为鸡西市烤烟生产及烟叶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当年,全市种植烤烟466.7公顷,总产70万公斤,均销往邻县卷烟厂,总产值99万元。
  1984年,市烟草公司进行喷施三十烷醇、土肥试验、青烟黄化工艺、“乙烯利”叶面喷洒、“拿非净”苗床除草等5项科学实验,均获得预期效果。为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经济效益,烟草公司首先在麻山乡建立烟叶经营管理站,举办烤烟生产技术讲习班,对烟农进行系统的生产技术培训,并在生产季节和重要环节上及时开现场会,对农民进行实地操作指导。为全面提高烟叶品质,烟草公司推行统一烤烟品系、统一由烟叶站催芽、统一播种时间的“三统一”管理措施,既有利于烤烟种植的技术管理,又使烟叶的质量有了全面的科学技术保证。当年,全市种植烤烟506.6公顷,总产95万公斤,产值145万元。1985年,全市烟叶又获丰收,总产1260.5万公斤,全部销往海林、穆棱两个卷烟厂,总产值217万元。

  机构及负责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