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口产品
第二节 出口产品
一、矿产品
石墨 从1956年开始,市柳毛石墨矿每年向日本国出口含碳68.9%的低碳石墨2000至3000吨。1962年,因石墨含碳率低,含硫、氧化铁和灰分等有害杂质高,达不到用户的要求,销售困难而停产,石墨出口中断。1965年,恢复生产。1974年,柳毛石墨矿出口业务由省外贸局划归鸡西市外贸局管理,恢复石墨出口。当年向日本国、美国、英国、联邦德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出口低碳石墨2255吨,1978年出口2880吨,1979年增加到3900吨。1980年,柳毛石墨矿更新改造设备,生产的石墨固定含碳量达到92—98%,当年出口石墨7050吨,销售额375万元。1982年出口13059吨,销售额增加到908万元。1983、1984年,因国际市场需求量减少,石墨出口量相应减少,1984年出口6080吨,出口电解石墨115吨。鸡西市出口的石墨以品种全、质量好著称于国际市场,受到国外用户的好评,被国家经贸部评为出口免检商品。1985年,全市出口石墨13511吨,销售额1082万元。柳毛石墨矿生产的石墨被国家经贸部评为出口优质产品。
煤炭 1959年,鸡西矿务局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出口煤炭300吨,至1963年停止出口。
萤石 1959—1962年,鸡西市萤石矿每年向苏联等国出口萤石5000吨。至1963年停止出口。
二、化工产品
二盐基亚磷酸铅 1979年,鸡西市化工二厂生产的二盐基亚磷酸铅向巴基斯担出口,当年出口3吨。
三盐基亚磷酸铅 1979年,鸡西市化工二厂生产的三盐基亚磷酸铅向巴基斯担、日本等国出口100吨,1980年出口60吨,1981年出口50吨,1982年出口134吨。
糠醛 1984年,鸡西市糠醛厂生产的糠醛向日本国出口119吨。
三、轻工产品
鸭江绸 1979年,鸡西市丝绸厂生产的美人松牌鸭江绸向美国出口3636米。1980年后,产量和出口量逐年增加。到1985年,累计向美国出口29.1万米,创汇451万元,平均每年出口48500米,创汇75.2万元。
服装 1981年,城子河服装厂、红光服装厂、市童装厂生产的服装向日本国、香港出口13140件,创汇6.2万元。1985年,城子河衬衣厂、市童装厂和市国营被服厂为大连、广州口岸加工各类服装19.6万套,向苏联、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出口。
四、农副产品
大豆 1946年10月,鸡宁县以易货贸易的形式向苏联出口大豆(东安地区出口5万吨,鸡宁县无详细数字),1948年停止出口。1974年始,大豆出口数量逐年增加。1984年,经省外贸局向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出口大豆3780吨,1985年增加到7582吨,成为鸡西市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
白瓜子 1975年,鸡西市生产的白瓜子经省外贸局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东、西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出口14.6吨。1978年出口量增加到165.7吨,1979年出口122.85吨,1980年出口143.4吨。1981年后,受国际市场影响,白瓜子出口量逐年减少。1985年,国际市场需求转旺,当年出口白瓜子109吨。
豆粕 1982年,鸡西市浸油厂的副产品豆粕,首次向日本出口8011吨,1985年出口量增加到18759吨。
五、山产品
蕨菜 1975年,市外贸局经省外贸局向日本国出口蕨菜35吨。1980年出口192.5吨,比1975年增长4.5倍。1981年后出口量逐年减少,当年出口155吨,1982年下降到95吨。1985年只出口67吨。
薇菜 1983年,市外贸局经省外贸局向日本国出口薇菜干160公斤,1984年出口920公斤。1985年,出口量增加到2吨。
六、其它产品
1946年10月,鸡宁县通过边境以易货贸易的形式,向苏联出口少量的猪肉、豆油、白酒和面粉。1975年,市外贸局经省外贸局出口黄鼬皮、松鼠皮。1977年出口磷脂油,1978年出口蘑菇,1980年出口麦麸子、玉米坯芽粉,1981年出口豆饼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