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饲料
第四节 饲料
一、生产
1980年,鸡西市开始生产混合饲料,均为前店后厂,用粉碎的等外玉米、豆粕或碎豆饼、糠麸,按比例配方,人工混合搅拌。当年生产500吨,初步改变以粮代料和品种单一状况。饲料生产逐步走向科学配比生产。
1984年11月,投资160万元,在鸡冠区梁家村附近建成大型现代化饲料厂。占地面积2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班生产能力80吨,年生产全价配合鸡饲料2万吨。该厂的建成,使鸡西市饲料生产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对节 约粮食,促进饲养业发展,有重要作用。1985年,全市商品蛋鸡存栏数达到50万只,收购鲜蛋250万公斤,增加了市场副食品供给量,也促进了奶牛、养猪、养鱼业的发展。
二、销售
1973年开始,全市统一管理、回收和销售粮油副产品下脚料和糟渣。为促进饲养业的发展,制定交售鸡蛋、生猪奖售饲料政策。当年销售糠麸168.95万公斤,回收糟渣1508万公斤,销售青贮饲料150万公斤。
1976年,调整饲料奖售政策。交售1公斤鸡蛋奖售精饲料2公斤和糠麸1.5公斤;交售1.5公斤鲜奶奖售精饲料5.5公斤。当年销售糠麸1395万公斤,回收糟渣1750万公斤,销售青贮饲料100万公斤。
1977年,再次调整饲料供应标准,每饲养1只鸡雏供应饲料6个月,计5.5公斤,成鸡产蛋后向国家交售鸡蛋。郊区农民饲养的种猪、母猪每头每月供饲料150公斤,仔猪每头每月5公斤。1979年,增加种公鸡供料4个月饲料的规定。1980年,对交售药材、山羊皮、白瓜籽、蚕茧也实行奖售饲料政策。同年销售糠麸1441万公斤,回收糟渣1700万公斤。
1984年10月,饲料销售全部放开经营,实行成本销售和议价销售。全年销售饲料2000万公斤,饲料供应站增加到60人,每人平均销售30万公斤。
1985年,饲料供应偏紧,供需矛盾突出,饲料价格波动较大。饲料公司广开原料来源,保证饲料的质量,重点扶持饲养大户。全年,生产全价配合饲料1620万公斤,销售糠麸544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