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
第二节 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
1950年,鸡西县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11万元,占同年财政支出22万元的50%。其中,教育费支出9万元,占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的81.8%;其它支出2万元,占18.2%。1951年后,全县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至1960年,10年共支出1088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4337万元的25.1%。其中,中、小学和干部培训等教育事业费支出744万元,占同期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的68.4%;拨付医院、农村卫生院、防疫防治、妇幼保健等卫生费70万元,占6.4%;拨付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费支出51万元,占4.7%;拨付文化、科学、体育、广播事业费及其它费用支出223万元,占20.5%。1961—1965年,全市共支出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1235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37.2%。每年平均支出247万元,比前10年每年平均108.8万元增长1.27倍。其中,教育费支出909万元,占同期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的73.6%;公费医疗费支出119万元,占9.6%;卫生事业费支出105万元,占8.5%;文化、广播、体育、科学和计划生育等费用支出102万元,占8.3%。
“文化大革命”10年,全市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3818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25.5%。每年平均支出381.8万元,比前5年每年平均增长54.6%。其中,高等学校、中学、小学、业余教育、民办教师补助、教师进修、干部培训、幼儿教育和其它支出费用2581万元,占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的67.6%;拨付医院、农村卫生院、防疫防治、药品检查、妇幼保健、科学研究、中等专业学校、干部训练、合作医疗补助及其它卫生费支出436万元,占11.4%;拨付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费医疗费支出252万元,占6.6%;拨付艺术表演团体、群众文化、图书馆及其它文化娱乐费支出251万元,占6.6%;拨付广播事业费支出121万元,占3.2%;拨付竞赛、训练、场馆补助、科学研究、中等专业学校及其它体育经费89万元,占2.3%;拨付科委、科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档案和其它事业费等科学费支出50万元,占1.3%;拨付计划生育费支出38万元,占1%。
1976年后,全市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至1985年,全市10年支出11210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39.2%。每年平均支出1121万元,比前10年每年平均支出增长1.94倍。其中,教育费支出6731万元,占同期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的60.1%;卫生事业费支出1840万元,占16.4%;广播电视事业费支出667万元,占6%;公费医疗费支出610万元,占5.4%;文化事业费支出530万元,占4.7%;体育事业费支出259万元,占2.3%;科学事业费支出190万元,占1.7%;计划生育费支出148万元,占1.3%;文物(19万元)、地震(15万元)和其它费用(201万元)共支出235万元,占2.1%。其中,1985年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2198万元,占同年财政支出的29.7%,比1975年增长3倍。其中,教育费支出1332万元,占同年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的60.6%;卫生费支出297万元,占13.5%;公费医疗支出134万元,占6.1%;广播电视事业费101万元,占4.6%;文化事业费支出79万元,占3.6%;科学费支出56万元,占2.5%;体育费支出39万元,占1.8%;计划生育费(21万元)、文物费(1万元)和其它费支出(138万元)共160万元,占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