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种类与利率

第七章 储蓄

第一节 种类与利率


  一、定期实物储蓄
  1948年4月,东北银行鸡宁县办事处开办定期实物储蓄。采用简单物价指数,把存款折合实物价值计算本金。存款折合物分2种,由存款人自由选择。一种以高粱米、布、盐、煤、黄金等实物价格,按平均指数计算。另一种单纯以黄金价格折算。实物价格由银行逐日挂牌公布,存款起点为1万元(东北币),存款期限起点为3个月。定期实物储蓄由于银行公布价格与当地市场价格经常脱节 ,银行办理存款业务难以掌握,不久停办。同年9月,市场物价趋于稳定,国营商业制定了国家牌价,东北银行对定期实物储蓄作了修改,将原定5种实物中黄金减掉,以余下2种实物价格平均指数计算存款价值。存款起点改为5万元,提高储蓄利息。存款到期后,取款人如要实物,银行可以代为购买,不收费用。修改后此类储蓄继续开办。1949年末,定期实物储蓄停办。
  二、工薪储蓄
  1949年,为适应东北地区职工实行工薪分制度,东北银行鸡西县支行举办工薪储蓄。工薪储蓄分现金储蓄、现金折工薪分储蓄、工薪券储蓄3种。现金储蓄存取均以东北币计算。现金折工薪分储蓄以东北币折合工薪分存款,到期后按分值支取东北币或工薪券均可。工薪券储蓄存取均以工薪计算。工薪储蓄期限分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4种。1951年末,工薪储蓄停办。
  三、活期储蓄
  1950年下半年开办,分存折储蓄和支票储蓄2种,支票储蓄不久停办。活期储蓄开办后发展顺利,在储蓄总额中占主要地位。1978年以后,定期储蓄档次增多,利率调高,活期储蓄所占比重逐渐减小。1980年活期储蓄存款占全年储蓄总额的24.85%。1985年下降到20.65%。
  四、定期储蓄
  1950年开办,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期有奖储蓄3种。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开办时最短期限为1个月,最长期限为1年。后取消月存,改为最短1年。1979年,恢复半年期存款,增加3年、5年期存款。1982年,增加8年期存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存整取定期储蓄业务兴旺,1985年达13549万元,占全年储蓄总额的42.12%。同年,全市参加零存整取储蓄的储户87845户,月吸收储蓄金额129万元。定期有奖储蓄是将储蓄利息以奖金形式支付的一种储蓄。有2种形式,一种将全部储蓄利息作为奖金支付。另一种是将部分储蓄利息作为奖金支付,部分利息到期付给储户,称有奖有息储蓄。1975年,有奖储蓄受到中央领导批评而停办。1981年,恢复定期有奖储蓄,当年吸收存款210万元。1982年,增加集体户定期零存整取有奖有息储蓄。
  五、定活两便储蓄
  此项储蓄原为农村信用社业务,1985年1月起,全市各专业银行和信用社开办以定额存单为存款凭证,不约定存款期限的一种储蓄种类。随存随取,按实际存期计算利息。
  六、华侨人民币储蓄
  1955年开办,1971年停办。1979年重新开办,此项储蓄期限为1年、3年、5年,利息较其它种类较高。但因鸡西市华侨人数不多,业务量较少。

  1949—1985年鸡西市(县)储蓄情况表
  24-7-1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