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述

第二十五编 中国共产党鸡西市地方组织

概述


  1927年2月,中共北满地委派中共党员到穆棱煤矿路矿事务所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同年7月,中共穆棱煤矿路矿事务所支部委员会建立。1930年11月,中共梨树镇区委员会成立。
  1931年12月,中共饶河中心县委领导人崔石泉(崔庸健)派2名中共党员到夹信子、柞木台子发展党员、武装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发展了党员,壮大了党的组织。1933年10月,中共平阳镇区委、中共哈达河区委相继建立。鸡西人民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直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6年1月,中共合江省东安地委副书记白如海到鸡宁县。经过充分准备,在白如海主持下,于4月1日建立中共鸡宁县委员会。1948年10月5日,中共鸡西矿区委员会成立。在鸡宁县委和矿区党委的领导下,鸡西人民在清除日伪残余势力,剿灭盘踞在鸡宁县境内的土匪,进行农村土地改革、矿山民主改革,在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7年4月8日,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撤销鸡西县委和矿区党委,成立中共鸡西市委,并组建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全市建立基层党委22个(其中5个直辖区委)、党总支28个、党支部420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鸡西市委被“造反派”夺权,全市各级党组织陷入瘫痪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带领全体党员和全市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在建设繁荣、富强、美丽的鸡西市中,中共鸡西市委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