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中共鸡西市委

第三节 中共鸡西市委


  1957年4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国务院批准撤销鸡西县设置鸡西市的指示精神,决定撤销中共鸡西县委员会和中共鸡西矿区委员会,成立中共鸡西市委员会。10月26日,中共中央批准王维之为中共鸡西市委第一书记。
  1958年7月27日,中共鸡西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财贸工作部、政治工作部、监察委员会、党训班、保密办、第一工业部、第二工业部、第三工业部和福利委员会。
  1960年3月,全市5个市辖区全部建立有县(处)级企业组成的政企合一的城市人民公社,区委改为公社党委,实行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
  1961年1月27日,中共鸡西市第二届委员会成立,工作机构增设政策研究室、城市公社办公室。
  1965年3月,中共鸡西市第三届委员会成立,撤销农村工作部、增设文教政治工作部。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2月,中共鸡西市委被“造反派”夺权,全市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2月,成立中共鸡西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市革委和党的核心小组实行一元化领导。同年7月,市革委成立整党工作团,对原市委直属党委进行全面整顿,恢复党的基层组织。1970年7月,城市人民公社改为市辖区建制,并建立区委会,到1972年6月,全市各级党组织全部恢复,正常开展党的活动。
  1972年6月18日,中共鸡西市第四届委员会成立,孙子源任市委书记。内设机构增设农村工作部、文教政治部、知青办。
  1976年2月7日,中共鸡西市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工作机构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台办、老干部办。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共鸡西市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黑龙江省委的战略部署,在全党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揭、批、查”运动,严肃处理了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严肃了党纪国法,维护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
  1983年12月20日,中共鸡西市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工作机构增设经打办、党史委、讲师团、政法委。
  到1985年底,中共鸡西市委直属基层党委128个、党总支(支部)3908个,党员496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