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共鸡西市代表大会 一、中共鸡西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鸡西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7月21—27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10名,列席代表48名,代表全市10094名党员。中共牡丹江地委第二书记于天放出席了会议。王维之代表市委作题为《动员全党和全市人民,为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确定把完成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作为全市人民最中心的任务,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而奋斗。各级基层组织要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保证中央工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坚决实现工农业生产的跃进规划。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鸡西市发展地方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及其建议、《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鸡西矿区煤炭工业发展纲要(草案)》及其说明、《鸡西市1958—1967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大会选出25名委员组成中共鸡西市第一届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中共鸡西市委监察委员会。7月28日,中共鸡西市第一届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选举10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王维之为书记处第一书记,刘文昭、王友三、余延祥为书记。
1959年10月13—17日,中共鸡西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增补5名市委委员。选举12名中共党员为出席中共黑龙江省代表大会代表。
二、中共鸡西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共鸡西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61年1月24—27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53名,列席代表147名,代表全市1.4万名党员。大会的任务是总结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总结连续3年“大跃进”的经验教训,讨论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王维之代表第一届委员会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为全面完成1961年的新任务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确定1961年工作指导思想是: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深入开展以煤为纲,粮菜并举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加强企业管理,安排好人民生活,争取实现农业大丰收和全面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大会选出31名委员组成中共鸡西市第二届委员会。
三、中共鸡西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中共鸡西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5年3月5—9日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66名,列席代表82名,代表全市15510名党员。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吴亮璞代表上届市委所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大力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的工作报告。提出1965年主要任务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共基层组织建设,大力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与第三个五年计划做好准备而奋斗。大会选出31名委员组成中共鸡西市第三届委员会,大会还选举产生中共鸡西市委监察委员会、选出16名出席中共黑龙江省代表大会的代表。
四、中共鸡西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共鸡西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2年6月16—18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765名,列席代表47名,代表全市20457名党员。会议的任务是:总结鸡西市“文化大革命”的经验,讨论确定今后的任务,选举产生中共鸡西市第四届委员会。大会听取并通过中共鸡西市革委核心小组副组长韩玉玺代表核心小组所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九大”团结、胜利路线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认为鸡西市“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加强中共的“一元化”领导,必须坚定地执行中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搞好革命的团结,必须注重实践、坚持调查研究,必须认真看书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大会确定今后的任务是:遵照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教导、继续深入开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深入开展批修整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的新胜利。28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书面发言。选举41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鸡西市第四届委员会。由于当时全党都在“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所以中共鸡西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也贯彻了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的错误路线。
五、中共鸡西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共鸡西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76年2月5—7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724名,列席代表65名,代表全市28996名党员。孙子源代表上届市委作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建成“大庆”式的鸡西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是:全党加强团结,促进社会主义农业、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大庆”式的新鸡西。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的决议》。选出49名委员组成中共鸡西市第五届委员会。这次会议仍然贯彻执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直到同年10月。
六、中共鸡西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中共鸡西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3年12月17—20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430名,列席代表43名,代表全市38390名党员。潘志湛代表上届市委作题为《开拓前进,振兴鸡西》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主要做了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市地方财政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但仍存在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财政还较困难等问题。提出到本世纪末鸡西市各项工作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是:以中共十二大精神为指针,团结全市各族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现代化经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开拓前进,振兴鸡西,逐步把鸡西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能源工业城市。今后5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实现党风、社会风气和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鸡西市90年代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大会经过民主讨论,一致同意中共鸡西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鸡西市第六届委员会和中共鸡西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潘志湛为中共鸡西市委书记,张中为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共鸡西(宁)县、市委历任领导人一览表
①为群众代表;②为军代表。
中共鸡西市委秘书长、副秘书长表
鸡西市委办事机构及负责人表
①为群众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