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组织整顿
第四节 组织整顿
1948年3月,中共鸡宁县委针对少数新党员情况复杂,作风不正的实际,按照中共合江省委部署进行整顿。主要采取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小组会,让党员自我检讨工作和思想作风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达到“发扬优点,纠正缺点,治病救人,团结全党,团结群众及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的目的。对少数入党动机不纯、腐化堕落,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党员,给予适当处理。
1949年7月29日,中共鸡宁县委根据中共松江省委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对农村支部巩固好的,提高一般的,减少落后的”组织整顿方针,作出农村整党计划,对所辖11个区委、136个支部、234名农村党员分4期进行整顿,并在六、十两区进行整党试点。组织部副部长牟其林率63名整党辅导员对整党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整顿清理了资产阶级剥削思想与行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强迫命令的问题,有7名党员被开除党籍。
1950年7月1日,中共鸡西县委根据中共松江省委《关于执行东北局整党工作的指示》精神,开始进行整风,主要检查整顿党员存在的自由主义,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个别党员追求地位、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问题。7—9月,主要整顿县委、县政府和城关区机关党员干部。9—12月,主要整顿区、村党员。通过整顿,进一步密切了中共同群众的关系。
1951年12月11日—1952年1月7日,中共鸡西县委在二区东太平村结合“三反”运动进行整党试点。支部19名党员,通过整党进行合格登记的10名、自动脱党3名、劝退1名、缓登5名。吸收一批新党员。通过试点,以“三反”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在全县普遍铺开,持续到1954年。
1955年8月,中共鸡西县委作出《关于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的决定》,并对全县40个党支部中的24个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有17个后进党支部变为先进党支部,参加整顿的558名党员中有20名受到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7名,留党察看3名,撤销党内职务5名、党内警告5名。
1956年1—4月,中共鸡西县委结合互助合作化运动和整社运动,对136个农村党支部中的75个进行整顿,处分党员47名,占参加整顿党员总数的3.79%。其中,警告处分24名,撤销党内职务7名、留党察看10名、开除党籍6名。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全党重新进行一次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开始,在向中共内外征求批评意见,帮助中共整风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8月1日,中共鸡西市委部署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基本结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195名。其中,中共党员8名,共青团员65名(1979年已全部纠正)。10月,全市认真批判在整风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党内存在的“三风”(官僚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五气”(官、暮、阔、骄、娇)和右倾保守思想等问题,清除了一批混入中共内部的坏分子、蜕化变质分子和不可救药的落后分子。1959年,市委结合建立与巩固提高人民公社,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生产“大跃进”,集中5个月时间进行整党。集中解决中共内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两种方法的问题。全市清除阶级异已分子、坏分子以及不可救药的变质分子45人。调整与充实党支部书记48名,党支部委员247名,党小组长316名。整党前比较落后的党支部74个,整党后升为一类党支部59个,升为二类党支部15个。
1964个,中共鸡西市委为继续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广泛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以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明确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先后分2批对全市34个党委、8个直属党总支、662个基层党支部、13190名党员进行全面整顿。这次整顿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一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鸡西市委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人被揪斗。1967年2月,市委被“造反派”夺权,全市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
1968年,中共地方基层组织刚刚开始恢复,市委就提出要“火线”整党的意见。1970年10月,又开展以清理阶级队伍为内容的整风。
1981年,针对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度出现党不管党,忽视党的建设的问题,市委决心从基础抓起,加强党的建设,集中训练198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使党要管党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全市73个基层党委,党的建设抓的好的和比较好的由年初的17个增加到28个,差的由年初的9个降到4个。全市有9个公社党委、1548个党总支、党支部实行党政分设。全市2441个党总支、支部中,组织生活坚持经常、质量高和比较高的由年初的1839个增加到2267个。“七·一”前夕,有301个先进党总支、支部,403个先进党小组、2242名优秀党员受到市委和各基层党委的表彰。
1984年,中共鸡西市委根据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精神,于12月17日开始正式整党,1985年9月24日结束。参加首批整党的单位有5个市级领导班子和市直81个单位,203个党支部,2905名党员。整党中,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确定的“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基本任务和“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要搞乱”的方针,贯彻实事求是、正面教育的原则,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为中心,以端正党风为重点,从全市党的建设实际出发,有效地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认真处理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严重后果影响的政治事件、重大冤假错案,以及致死、致残的案件。首批整党单位共清除出党的6人,受到其它纪律处分的35人。通过整顿,党员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党风好转,纪律加强,组织更加纯结,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
全市第二批整党从1985年7月正式开始。参加这批整党的单位有6个区的直属机关,75个县团级企事业和首批整党单位下属的基层单位,党委76个、党组6个、党总支153个、党支部841个、党员14444名。通过整顿,整党单位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党员比整党前上升了15.8%。党员为群众做各种好事8000件,拒收礼品和贿赂的党员干部324人(次),金额达62574元。
通过整党,普遍改善和加强了中共的领导,提高了中共组织的战斗力。增强了群众对中共的信任,许多群众在整党中向中共基层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底,非党积极分子队伍由整党前的7963人增加到9611人。整党期间,发展新党员119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