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二节 主要活动
一、参政议政
民进鸡西市地方组织中的4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和11名市、区政协副主席、常委、委员都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各级人大、政协会议上,就地方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特别是文化教育工作和文教体制改革及有关人民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许多提案和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关于绿化城市、方便群众乘车、调整小学网点分布等方面的提案,都被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纳。此外,关于提高教师地位、增加教育经费、增加民主党派活动经费和改善中、小学教师住房条件问题的提案,也得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社会服务
1985年9月—1986年7月,民进鸡西市小组举办普通高考文科复习班,为期10个月,学员60人,结业后有45名学员报名参加高考。其中,1名考生夺得全市文科高考数学第一名,还有1名考生考上重点大学,进了北京。1986年4—5月,在全国第一次举行成人统一高考前夕,民进鸡西市小组决定举办成人高考补习班,义务讲课,招收学员108人,升学率达80%,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86年12月—1987年4月,与民盟鸡西市委联合举办成人高考补习班,为期5个月,补习班结束后,应学员要求,民进会员又举办义务辅导班,讲课2周。民进会员以自已的实际行动和奉献精神赢得社会信誉。
1987年春节前夕,以市话剧团、京剧团的民进会员为骨干组成慰问团,去市劳改支队送温暖慰问演出,慰问战斗在劳改第一线的全体干警,并对全体劳改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一些反映劳改、劳教生活的话剧上演时,劳改人员失声痛哭受到教育。春节过后,又及时回访,同服刑犯人座谈,协助市委和市政府做好劳改工作。
三、教改探索
1987年,市一中民进小组和市京剧团民进小组协作,开展把京剧艺术引进课堂的教改实践。京剧团派人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与现场表演,介绍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特点,如脸谱、音乐、服饰、程式等等,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成立京剧课外活动小组,开拓第二课堂的活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