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外事往来 一、官方交往
1950年2月,根据中苏两国协议,苏联选煤专家魏效尔金到鸡西矿务局工作,至1956年3月,到矿务局帮助建设的苏联专家共22人。
1964年5月8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卫相崔贤大将偕夫人、女儿一行3人,由中国外交部礼宾司、沈阳军区、省、地外事办有关人员陪同到鸡西市参观访问并赴鸡林大队探望阔别30年的姐姐。市委第一书记吴亮璞会见并合影留念。
1972年3月29日—4月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李起灿、外务省部长徐钟完2人,到鸡西市给侨居鸡西市的60多名朝侨换发公民证,并成立“朝侨海外公民学习小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官方交往日趋增多。1981年7月9日和1983年6月26日,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研究室主任、低质煤燃烧技术专家郑金昶为团长的考察团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设计总局处长金肖庆为团长的考察团分别到鸡西市,就低质煤燃烧、电厂设计与管理、经济效益、脱湿方法、公害防止措施以及粉煤灰的处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交流。并参观考察矿务局煤矸石试验电厂。
1982年3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安州煤矿参观团一行4人到鸡西市进行友好参观访问。
1983年6月26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低质煤燃烧考察团一行6人到鸡西市进行友好参观访问。
1984年4月15日,以副市长韩传镕、孙永亮为正、副团长的鸡西市政府煤炭化工企业管理考察团一行5人,首次赴日本参观访问考察1个月。参观访问日本10个城市。光大产业株式会社、北海道大学工学部、煤炭开发及利用中心、工厂和科研部门等30多个单位,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热情接待。奈良市、秋田市市长、新泻市助役(副市长)和秋田大学校长等出面迎送作陪。应日方邀请,考察团在日本矿业会社举行1次有300多人参加的讲演会。副团长孙永亮作了题为《关于鸡西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设想》的讲演,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称赞。这次参观考察,了解了日本国煤炭生产方面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达到相互了解交流的目的。
同年6月17日,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经事业部部长郑松南为团长的政府经济代表团一行16人,到鸡西市参观矿务局煤矸石试验电厂和城子河煤矿。同年9月14日,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副部长韩峰春为团长的煤炭工业代表团一行10人到鸡西市参观访问。同年12月8日,波兰采矿动力部副部长雅·鲍雅科夫斯基为团长的波兰采矿动力部代表团一行9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部司长陪同下到鸡西市,由矿务局局长林开源、党委书记谢文涛、高级工程师刘荣森、鸡西煤矿机械厂厂长刘忠仁、副总工程师何硕存、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等接待陪同下,到鸡西煤矿机械厂、二道河子、小恒山煤矿参观访问。
1985年8月18日—9月16日,煤炭工业部派“中国煤矿工人休假团”赴波兰度假,全国劳动模范、鸡西矿务局二道河子煤矿采煤工人李玉财作为成员之一前往波兰度假。同年9月20日,应黑龙江省对外友协的邀请,以报导局次长兼国际部长杉各得宪为组长的日本读卖电视放送株式会社采访组一行5人,到鸡西市进行友好访问。重点采访了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国主义者遗弃在鸡西的日本孤儿。
同年11月18日—12月2日,以副市长陈玉德为团长、市建委主任杨雨富、经委副主任赵岩、冶金公司副经理孙瑞昌及翻译一行5人组成的鸡西市友好访问团,赴日本敦贺市进行考察访问。在日本国期间,参观考察水泥、大理石、煤气、胶合板加工等大型企业。商谈了引进技术、人才、派员学习等问题。签订了硅线石作原料生产玻璃窑炉用耐火材料的技术协议意向书。并对双方建立友好城市问题进行友好会谈,初步达成意向性协议。
二、经济交往
1979年9月,日本新名朋等4家株式会社社长5批6人到市柳毛石墨矿,就扩建选矿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进行贸易洽谈,达成协议并草签备忘录。
1981年,英国和日本客商2批6人(次)到鸡西市进行商业性参观,就石墨生产技术、质量、产量、规格等问题进行贸易洽谈。同年波兰客商2批6人到矿务局二道河子、正阳煤矿就引进的机械设备,开箱验收及破损件索赔问题进行谈判。
1982年3月26日—10月10日,日本东商株式会社、日棉实业株式会社、新名朋株式会社等5批14人到鸡西市,就石墨、鳞片石墨、炭化硅业务进行贸易洽谈。
1983年3月8日,美国商用五金公司购买部经理爱瑞·莫尔曼一行2人,到市柳毛石墨矿进行商业性参观,对该矿企业生产能力作了考察,并进行贸易洽谈。洽谈中莫尔曼提供国际石墨市场信息,反复强调希望发展和扩大2家的业务关系。4月29日,以日本国明海贸易株式会社社长辰松昭吾、岸本石材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岸清茂一、大光炉材株式会社副科长副三屋美等3批5人到鸡西市就有关石材业务同矿务局有关部门进行洽谈,并参观了湾沟石场。7月,日本新名朋株式会社社长田中省吾、昭光通商株式会社科长松木正兴等2批3人到鸡西市就碳化硅业务进行补偿贸易事宜交换意见,并去麻山区碳化硅厂参观考察,为市碳化硅出口奠定了基础。9月,波兰矿井防爆电气设备公司专家考察组2人到二道河子煤矿,就向该矿出口的矿井防爆电气设备使用等问题进行业务洽谈。
1984年2月、4月、5月,日本新生交易株式会社进口部、品川白练瓦株式会社原料课、南兴研磨石材株式会社、新名朋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等6个部门11人分别到鸡西市就石墨、碳化硅、石材等业务与有关部门进行洽谈。同年11月16日,矿务局派城子河煤矿总工程师蔡洪波参加国家组织的订货小组,赴联邦德国布莱顿风力充填机厂进行考察,并订购KZS—150型风力充填机,填补中国煤矿机械的缺口。
1985年,到鸡西市的外商数量大增,由过去两三个国家增加到英国、意大利、日本、奥地利、苏联等5个国家9批40人(次)。经济交往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多和扩大,由石墨、碳化硅项目增加到卫生陶瓷、水泥、采煤机等项目。6月20日,意大利纳赛堤公司生产建筑陶瓷设备公司经理瑞西先生与市磷矿就建立卫生陶瓷厂合作经营问题进行了洽谈,就有关事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协议。10月,日本东绵株式会社社长浅田昭吉、福井信夫就开发鸡西市大云山水泥厂的有关水泥生产项目、设备引进等进行贸易洽谈。当年,全市出口总额达3067万元(人民币),比1984年增长96%。
同年1—11月,鸡西市有3批经济考察团分赴意大利、波兰和日本等国进行访问。1月,以市二轻局局长王宝臣、副总工程师齐克勤等4人组成的鸡西市塑料机械考察团赴意大利米兰市引进阿木特公司塑料挤出机设备。6月,矿务局副总工程师奚绍甲参加煤炭部订货小组,赴波兰订购1套TAZSO—1727909型风力充填综采成套设备。11月5日,矿务局总会计师、财务顾问浦照星,作为煤炭部派出的企业管理考察团成员赴日本国石炭协会、三菱矿业株式会社三井三池石炭协会进行考察访问。
三、技术交流
1971年7月20日,城子河煤矿医院五官科医生贺江,被卫生部批准为中国第四批赴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医疗队成员。出国后在达努瓦克肖特市基法和艾翁2个医疗分队进行医务援救工作。毛里塔尼亚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温差大,眼病患者多,其中患“白内障”病人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由于气候原因,手术后化浓感染问题难以解决,贺江以中国医生应有的天职经过较短时间的实践,针对当地环境条件,编制手术操作流程。在2年援外期间除完成五官科正常医疗外,还作了耳科手术、鼻腔巨大息肉摘除术、唇裂缝补术、严重青光眼减压术、白内障切除术及拔牙等近60例,没有一例手术发生感染。使已失明多年的严重“白内障”患者30多人复明。在协助外科急救中为2名奄奄一息的患者做肠穿孔切除术和肠套结扭转术。协助妇产科几次抢救产后破伤风患者,使这些危症病人死里逃生,深受毛里塔尼亚人民的热爱和信赖及达努瓦肖特市等有关部门的嘉奖。
1978年4月,根据煤炭部从民主德国引进电机车的合同规定,城子河煤矿工程师黄外壶作为煤炭部电机车中间试验5人小组成员之一,赴民主德国LEW工厂和其协作工厂参观验货。对引进ELS型电机车的设计、制造工艺,零部件生产、组装等进行技术检验,保证电机车按时保质保量运回国内投入使用。
1979年3月,根据煤炭部“全国建成一批现代化矿井”的指示,矿务局派小恒山煤矿党委书记王永兴一行7人,赴英国采煤机财团安德森公司考察各种系列的采、掘机械,学习英国煤矿的企业管理经验。回国后进行应用综合采煤机组采煤技术的试点和推广。
1980年1月26日,波兰煤矿机械技术服务组工程师普什布尔斯基等7人,到城子河煤矿,对长壁工作面的综合采煤机组安装使用等问题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发现引进设备制造上的技术质量问题32项和部分零件破损。4月15日,煤炭部与波兰驻华大使馆商务处代表到现场复核。5月5日,在北京正式进行索赔谈判,最后波兰方面同意以46万瑞士法朗的价值补偿缺少的零部件。同年4月、10月、12月,波兰先后到鸡西市的技术服务组3批32人(次),到城子河、二道河子煤矿,对引进的综机进行技术服务、讲学、维修。3月21日,奥地利工程师一行5人的技术服务组到煤矿机械厂进行技术服务。4月,矿务局董宝贤等3人为掌握使用由联邦德国引进的采煤机组技术,赴联邦德国波红姆市艾可夫公司学习考察,掌握了该采煤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回国后,由赴联邦德国考察成员之一的工程师奚绍甲编写了综机使用和维修技术问题100例;工程师吴法元编写了EGE稳压电源和500型皮带机程序控制箱集成电路手册;靳永清总结了联邦德国有关采煤方法与综采机组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1981年3月10日—4月12日,波兰派机械工程师焦奥巴斯、电气工程师库班斯基等3人第二次到矿务局,就从波兰引进的综采设备质量缺陷问题共同开箱验收,签署了验收报告,为正式索赔提供依据。3月15日,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商务代表斯蒂尔那一行4人到鸡西市,对二道河子、正阳煤矿引进的(13107号)、(13105号)采煤机组的复检和索赔问题进行会谈。11月10日,波兰煤矿技术代表团一行8人到矿务局进行技术交流,就薄煤层使用综采设备技术进行研究探索。8月10日,日本国煤矿管理技术交流团一行9人,到鸡西矿务局学习煤矿管理技术,交流了经验,并参观了小恒山煤矿采煤实况。
1982年4—7月,波兰煤矿机械服务组2批15人(次)到矿务局技术服务。5月18日,日本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以副社长大池峰一为团长的农药考察团,一行3人到鸡西市对农业、林业进行参观考察,介绍了灭草药物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1983年2月,联邦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一行3人到鸡西煤矿机械厂,就引进其公司磨齿机组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进行技术服务。经过7天的检查与维修,排除了故障,无偿更换部件。5月,小恒山煤矿总工程师周露宾赴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考察。在奥钢联柴特维克掘进机制造厂对其各项制造工序进行了观察,并就中国与奥联合制造AM—50型掘进机事宜作了可行性研究。在奥斯特洛瓦市煤矿重点考察该掘进机在中国使用中发现的10处原设计上的技术问题。7月3日,波兰矿井防爆电气设备公司电气开关控制专家组的2名专家到鸡西市,对其“埃马一阿巴托尔”厂出口的电气防爆设备的特殊要求提出共同设计的建议。
1984年3月9日—4月9日,二道河子煤矿副总工程师王瑞增随同煤炭工业部技术开发代表团赴联邦德国克洛克纳贝考里特设备制造公司、胡哥煤矿等11个单位考察厂前进式采煤工艺和井下运输技术。回矿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革。在174综采队采取无煤柱开采,应用前进式采煤工艺后,回采效率提高10—20%,减少了采前工作量,万吨掘进率下降20%左右。在护巷采用Y型等3种新的通风方法,在高沼气工作面实现了高产,在全面掌握风力充填技术方面也有了新的收获。6月24日,以董事长布莱顿为团长的英国BTD代表团一行5人,到鸡西市参观小恒山煤矿井下机械化工作面、鸡西煤机厂机械制造车间,并就采煤技术问题进行交流。11月16日,城子河煤矿总工程师蔡洪波参加由中机公司组织的6人订货小组,赴联邦德国布莱顿风力充填机厂进行实地考察(矿务局鉴于煤矿在建筑物下采煤造成地表破坏、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经批准以110万美元外汇从联邦德国引进风力充填设备,在城子河煤矿进行试验)。在联邦德国期间听取了关于风力充填技术的座谈介绍,订购KS—150型风力充填机2台,压风机2台,配套充填管路877米,金额298万元(人民币)。
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苏联、朝鲜、英国等7个国家20批75人(次)到鸡西市进行技术服务、交流、考察和洽谈活动。全市有10批32人(次)派往澳大利亚、联邦德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等5个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等活动。
1985年外国人来鸡西市进行科技交流活动表
28—4—1
1985年鸡西市派出国外进行科技交流活动表
28—4—2
四、民间交往
1981年6月,日本国信浓村同志会友好访华团一行28人,到鸡西市观光。访问团大部分成员是沦陷时期在鸡西居住过的“开拓团”成员及家属,怀着与中国人民建立友好感情的目的而来,这次大规模接待活动,打开鸡西市人民同日本国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
1982年8月,以纳富善藏为团长的日本国HRB5—79哈达河友好访华团一行23人来访,其成员大部分是进驻过哈达河的开拓民,一是来观光,二是来祭奠死去的亲属。市导游部门派向导领他们参观市容市貌,讲述鸡西市的巨大变化,也请访问团参观滴道煤矿万人坑。很多人当场流下眼泪。11月14日,日本国关西5—214以大平壮义为团长的城子河、哈达河访华团一行31人到鸡西市参观访问。参观了城子河区、麻山区青龙村的日本开拓团旧地、鸡东县哈达河等地的开拓团旧地,游览了鸡西市市容。
1983年7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南道北清郡人民委员会指导员张全浩到城子河区,探望分别30多年的母亲和妹妹。为增进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对张全浩来访给予了热情周到的接待,使其在鸡西市愉快地度过一个半月的探亲访友活动。9月,日本国民间访华团体HRB12—86团、6—85团、5—79团3批58人到鸡西市参观访问。其中,日本国“哈达河访华团”团长纳富善藏曾于1982年到过鸡西市,这次又亲自组织了第二批访问团23人到鸡西市,受到友好接待。同月,美国青年教师黑尔门(毕业于美国川立大学农学系,曾留学英国,现任泰国首都大学农业教师)利用假期自费到鸡西市旅游,在鸡期间安排其参观游览了煤矿、市容、小学、中学、书店、第一、二百货商店、装饰商店、河滨公园等地,很受感动,临行前说:我在中国走了很多地方,使我认识到,美国支持台湾是错误的,台湾当前的政策也是愚蠢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应当统一起来。
1984年3—8月,日本国民间访问团8批83人到鸡西市访问。其主要目地是旧地重游,祭奠死去的亲属,增进与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日本国哈达河友好访问团在团长石山博率领下第3次来访,到鸡西市时首先去矿务局滴道煤矿矿史馆悼念死难的中国矿工,并从头至尾参观了全馆,对展示的图片和炼人炉等实物,进行拍照和录相,表示回去后要教育日本国的下一代。石山博带领全体团员在炼人炉前摆上鲜花果品、点燃蜡烛,对死难的中国矿工进行祭奠。团长石山博在矿史馆大厅回忆3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时,一直哽咽着把话讲完,全体团员也都泣不成声。访问团成员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希望日中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随团来访的日本国《每日新闻》、《朝日新闻》等各大报记者作了录相,在日本引起反响。3月25日,日本农村水产部大臣官方预算科补佐(科长)上木加郎到鸡西市参观其城子河晨光地区旧居(其父沦陷时期在城子河居住,曾在鞍山当技师,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兵工厂技师,1953年回国),还到母校一鸡西小学,以及鸡西第一百货商店、长青乡永红村养鸡场访问其过去的邻居。当其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时,非常感慨,一再说:中国鸡西城子河是我的第一故乡,日本是我的第二故乡,施90度鞠躬礼,表示回国后一定要告诉日本人民在鸡西市目睹的一切,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多做工作。
1985年是民间友好往来频繁的一年,到鸡西市的有日本国石川县日中朋友会副会长西浦要松等日中友好民间访问团7批112人。其中,大部份是沦陷时期迁入鸡宁县的开拓团成员及其家属,来此旧地重游,观看鸡西市的发展变化。通过参观矿务局滴道煤矿矿史馆、访问日本遗孤柴宝森、吕济珍等孤儿在中国幸福成长、愉快工作与生活的事实,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增强了日中人民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