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60年

1960年


  1月7日 大庆地区葡萄花构造第一口探井——葡7井喷油。出油油层命名为葡萄花油层。
  1月 关耀家被选为松辽石油勘探局正式代表 (后补代表孙靖韬)出席中共黑龙江省第二届代表大会。
  2月12日 中共石油部党组(以下简称石油部党组)在召开的全国石油系统主要厂、矿领导干部参加的电话会议上宣布:决定在大庆地区开展石油会战,分成5个战区由5个单位负责。葡萄花构造由松辽石油勘探局负责,高台子构造由玉门石油管理局负责,萨尔图构造由新疆石油管理局负责,杏树岗构造由四川石油管理局负责,太平屯构造由青海石油勘探局负责。
  2月13日 石油部党组上报中共中央《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提出“打算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中共中央于同月20日批转同意这个报告。
  2月21日—3月 3日 松辽石油会战第一次筹备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康世恩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批示,讨论确定了石油会战的指导思想、方针和任务。并成立大庆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由康世恩任组长,唐克、吴星峰任副组长。
  2月22日 中共中央决定:从解放军今年度退伍兵中动员3万人参加开采大庆地区新油田的会战。
  2月24日 太平屯构造第一口探井——太2井喷油。
  3月9日 支援松辽石油会战的中央有关部门和东北协作区省、市长及部分厂矿长会议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主持。同日,国家经委发出会议纪要,希望各部门大力支援大庆油田“大会战”任务的胜利实现。
  3月11日 萨尔图构造第一口探井萨66井(原名萨1井)替喷出油,平均日产原油50吨左右。新发现的一套油层命名为萨尔图油层。
  3月15日 为支援大庆区石油会战,黑龙江省成立支援石油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以强晓初为组长,并确定了“全力以赴,全力支援”的方针。
  3月16日 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决定,会战队伍挥师北上,把会战中心移向萨尔图。
  3月22日 从玉门来松辽参加会战的标杆钻井队 1262队(现1205队,队长王进喜)钻的第一口油井——萨55井完钻。
  3月25—27日 召开松辽会战第二次筹备会议,余秋里、康世恩、唐克等出席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 4月份的工作方针任务:“全面完成准备工作,集中力量拿下萨尔图油田,打响第一炮,迎接大会战”。
  4月1日 松辽石油勘探局由长春市迁到安达县开始办公。
  4月8日 中共石油部机关党委在安达县正式办公,具体领导石油会战机关各部门和各探区的政治工作。书记余秋里,副书记吴星峰、雷震。部机关和松辽石油勘探局机关共同组成石油会战领导机关。
  同日,杏树岗构造第一口探井——杏66井(原名杏1井)喷油,4毫米油咀日产油27吨。这口井的出油说明,油区进入了厚层高产区。
  4月9日 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在安达召开,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到会讲话,会议要求在油田地质工作上要做到“四全、四准”①和20项资料齐全准确。
  4月10日 中共石油部机关党委发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
  4月13日 战区党的机关报——《战报》创刊。
  4月15日 撤销原萨中、萨北指挥部,合并成立第三探区,张文彬兼第一书记,宋振明任指挥。
  4月24日 开辟萨尔图油田生产试验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布井方式:井距 500米。排距600米,每二排注水井中夹3排生产井,采用横切割注水方案。
  4月25日 喇嘛甸构造高点上的喇 72井(原名喇1井)喷油,5毫米油咀日产油48吨。这口井出油情况说明,油区越往北,油层越厚,产量越高。此井与萨66井、杏66井的出油,当时被誉为“三点定乾坤”。
  4月29日 在萨尔图广场(现大庆一中)举行万人誓师大会。余秋里、康世恩等出席,宣布大会战开始,并决定五、六月份是大会战的第一个战役。
  同日 撤销安达县,以安达县全部和肇州县、肇源县的部分地区成立安达市,属松花江专署。大庆油区划归安达市领导。
  5月4日 1247钻井队(队长段兴枝)在萨15井上利用钻机本身的动力设施,试验成功钻机自走。
  5月10日 黑龙江炼油厂筹建处(现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成立。
  5月16日 大庆第一口油井中7—11井投产。
  5月27日 大庆油田召开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总结前段政治工作,部署6月份政治工作任务,并提出“三要、十不”②的具体要求。
  6月1日 从萨尔图车站运出油田的第一列车原油600吨,发往锦西石油五厂。
  6月6日 会战领导小组作出决定,命名由人民解放军9470部队所承修的17.2公里的喇——萨输水管线为“八一”管线。
  6月25日 大庆油田召开第一次有 500余人参加的“五级三结合”(小队、中队、大队、指挥部、会战指挥部五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会议, 总结五、六月份会战中的经验教训,表扬先进,揭露矛盾,改进工作,宣布第二战役开始,部署7月份任务。
  同日 萨尔图第一座列车电站(34号列车电站)正式向油田输电。
  7月2日 石油部机关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学习王进喜、孙永臣钻井队,马德仁、韩荣华钻井队,段兴枝、陈茂汉钻井队,薛国邦采油队和朱洪昌工段5个先进单位事迹的通知。当月 28日又发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的决定》。
  7月6日 32144钻井队创造1只钻头钻进1069米的新纪录,这是战区的第一只钻进千米的钻头。
  7月8日 《战报》出专期,并发表社论《共产主义风格的伟大胜利》,报道一探区 4名人员因公烫伤, 伤势严重,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等地派出医务人员紧急抢救,4人全部脱险的事迹。
  7月20日 龙虎泡构造第一口探井——龙1井出油,发现龙虎泡油田。
  7月27日 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葡萄花炼油厂生产出第一批合格油品。
  8月2日 大庆油田第一个“地宫”,在萨尔图生产试验区正式开放。
  8月11日 萨尔图油田主要负责干部实行“九热一冷”工作法,9天跑基层,1天坐下来分析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8月14日 会战总调度室开始试行完井作业正点运行图,加强钻井工艺生产管理;钻井前线广泛开展大协作活动。
  8月15日 成立“干打垒”促进检查团,石油部副部长孙敬文任团长。
  8月30日 1203钻井队钻完本月第五口生产井,夺得石油会战以来“五开五完”第一名。
  9月3日 黑龙江省委批准强晓初关于解决安达石油地区过冬问题的报告,要求把石油开发地区过冬问题“列为当前的中心任务,务求抓紧抓狠抓实”。
  9月10日 三探区领导机关试行“五三一一”工作法,即10天内5天深入基层抓中心工作,3天处理部门业务,1天政治学习,1天研究工作,分析情况。
  9月13日 中共安达市委在三探区召开“开展增产节约,推广增量法”现场会。
  9月15日 喇88井完钻,至此,大庆油田已打完探井74口,拿下含油面积860多平方公里,具有相当地质储量的大油田。
  9月16—18日 共青团会战委员会召开大庆油田首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9月18日 在萨尔图前线会议室召开群众性油井分析会,二矿场三区队采油工姜岱冬获油井分析冠军。
  9月23日 黑龙江省委转发大庆石油会战4个月来的基本情况报告,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学习。
  9月24日 大庆油田原油生产达到日产 5000吨。9月份原油产量提前6天完成全月生产计划。
  9月26日 支援油田建设的人民解放军军垦大队(16军46师)胜利完成任务后离开萨尔图。
  9月28日 大庆油田出席北京国庆观礼代表团的马德仁、王炳诚、陈茂汉、徐锦荣等 12人,启程赴京。
  9月26—29日 大庆油田召开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李人俊、康世恩、孙敬文副部长出席大会并讲话。会上宣布授予1262(现1205)、1202、1203、1247钻井队为“钢铁钻井队”。同时命名的还有一批采油、基建、运输、机修等战线上的标杆队。
  10月1日 大庆油田1.8万人,在萨尔图万人广场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1周年,康世恩等出席大会,孙敬文副部长总结了会战5个月来的成就,并宣布了第四季度的任务。
  10月9日 大庆油田采油指挥部成立(即后来的采油一厂)。
  10月10日 油田成立蔬菜指挥部,由只金耀、李云负责装运和储藏,刘少男到蔬菜产地领导装车运输工作。
  10月12日 中区6排20井于下午1时因井下高压油、气体上窜到井口保温炉火源处。引起重大火灾事故,经数千人奋勇抢救,直到深夜12时始将烈火扑灭。
  10月18日 油田第一口注水井——7排11井试注成功。
  10月20日 石油会战领导机关由安达迁到萨尔图二号院(现大庆市委驻地)办公。
  10月21日 会战领导小组决定:取消原三探区及基建指挥部等中层领导机构,成立钻井、采油、油田建设、建筑、工程、水机电、器材供应、运输 8个指挥部和运销处,由会战领导小组直接领导。
  10月29—31日 召开五级三结合油井管理座谈会,研究制定油田开发方针、原则和政策。
  11月1日 油田第一次设计工作会议在安达召开,总结前段工作,对东油库位置及水源地的选择问题进行讨论。
  11月2日 会战领导小组发出关于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领导小组由康世恩、唐克、吴星峰、张文彬等13人组成,康世恩任组长。
  同日 油田成立万人检查团,团长唐克,副团长张文彬、李荆和,下设13个分团,参加检查人数12715人,奔赴第一线既干又帮,重点解决过冬问题。
  11月25日 油田创建第一个缝补厂,厂房为2栋“干打垒”,由 1名管理员、5名转业战士和20名职工家属组成。
  12月26日 油田召开五级三结合会议,代表1000余人,总结
1960年的工作,宣布
1961年第一季度工作方针。
  12月31日 大庆油田发表石油会战公报,公布
1960年各项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发现构造8个,获得可采储量 5亿吨,开辟了 1个60平方公里的生产试验区,钻井进尺 397405米,采油970657吨(计划87万吨)。——————————
  ①四全、四准:录井资料全,测井资料全,岩芯资料全,分析化验资料全;各种仪表校正准,压力测准,油、气量准,各种资料准。
  ②三要、十不:要甩掉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帽子,要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方后方,一心为会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