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一章 机构队伍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初期,由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和四川、新疆、辽宁等省(区)的石油科学研究机构调集了 480名科学研究人员,到大庆从事石油开发科学研究,形成了大庆石油会战初期的科学研究队伍。当时大庆主管科研的管理机构有工程组(现大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油田组(现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开发部)。1960年10月工程组改为工程室。主要负责大庆生产建设中的工程技术问题。1961年,随着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室任务逐渐增加,工程室内分设工程技术室、生产准备室、规划室、机动室。其中工程技术室增加了制定技术政策和钻井、井下作业等生产质量标准的任务。
1962年10月,工程技术室从工程室划出独立,又增加了制定生产、技术岗位责任制和钻井、采油、机械、井下作业、基本建设等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任务。
1964年上半年,工程技术室改称为科技办公室。主要任务是负责科研项目、技术推广、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科技情报的管理工作。
1968年 9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科技管理机构被撤销,除留两名工作人员到大庆革命委员会生产组负责科技工作外,其余人员全部到“五七”干校劳动。
1969年4月,大庆革命委员会成立科技组,负责科研、技术革新和科技情报的管理工作。
1973年,科技组改称为工程技术室。增加计量和技术教育管理工作。
1975年初,又将工程技术室改称科技办公室。同年 6月,科技办公室与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合并,隶属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领导,办公地址由萨尔图迁往让胡路。其任务除技术教育划出外,其他未变。
1978年 1月,大庆革命委员会决定,原科技办公室从科学研究设计院分出,成立大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规划计划室、技术管理室、装备室、情报室、计量管理室,隶属大庆革命委员会领导,实行政企合一管理。办公地址从让胡路迁回萨尔图。工作任务增加了科学普及管理。
1981年4月,成立大庆市标准计量局,科委内的计量管理组合并到标准计量局。
1981年7月,在科普管理组的基础上成立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从科委分出。
1983年12月,大庆政企分开,大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业务隶属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双重领导,对市政府称大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石油管理局称科技发展部。下设油田科技管理组、市政科技管理组、技术推广组、三次采油办公室、科研装备组、科技情报组、计算机管理组、综合组、财务组、办事组,工作人员88人,其中技术人员69名。这种管理机构一直延续到1985年底。1985年10月8日,大庆石化总厂撤销技术发展部,成立科技处,负责全厂科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