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下序
第二十八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佳木斯市委员会
编下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佳木斯市委员会(简称市政协)是在中共佳木斯市委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1950年1月,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第三次会议上,依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选举产生了各阶层人士组成的协商委员会。在中共佳木斯市委领导下,对市政大计提出建议、参与决策、进行监督,发挥政治协商作用。
1955年8月,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佳木斯市委员会。市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组成。市政协从建立到1989年七届三次会议,历经7届,举行17次全委会,其中13次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市政协从建立到1966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推动全社会力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以及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方面进行大量工作,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协机构陷于瘫痪,工作被迫中止。
1980年10月,市政协召开第五届第一次全委会,恢复政协机构。从此,市政协工作步入历史发展新时期。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遵循大团结、大统一的精神,积极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各族人士参政议政,履行民主监督职责,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