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资源
第七节 资源
一、矿产资源
煤炭 勃利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青龙山、龙湖、大义、牧羊地、北兴二十七连、罗泉等地。
青龙山煤田 位于青龙山村周围,面积约30平方公里。属城子河煤组内,有12个可采煤层,煤质为气煤和焦煤。储量4000多万吨,现已开采。
大义煤田 位于大义、牧羊地一带的山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属城子河含煤组中部和滴道含煤组的上部,可采煤2—4层。本区面积广大,但可采煤量不大,其中牧羊地南山,大义东山煤层较好,煤质为瘦煤或焦煤。
保安煤田 位于保安、新民一带,面积约30平方公里。属穆棱含煤组和城子河含煤组的上部。可采煤层2~4层,主要是气煤。
罗泉煤田 位于罗泉乡西,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为城子河含煤组,含6层薄煤。煤层厚度小于0.4米,煤质为气煤。无开采价值。
北兴农场二十七连和马鞍山东,发现局部煤层。马鞍山东含0.6米以上煤3层,二十七连两层,煤质为气煤,属城子河含煤组地层。但贮量不大。
种马场六队、七队、小五站南山、吉兴河水库附近,都有含煤地层。并发现零星煤点,但煤质次,厚度变化大。
石墨 县境南部佛岭石墨矿,在下元古界麻山群,西麻山组云母石英片岩中。已圈出矿体28条,一般长150~2600米,平均宽10~151.6米。其中1号矿体规模最大。长2600米,宽93.23米,矿体一般在0.05一0.2毫米。矿体中除石墨外,还有钒等有用元素。求得D级表内矿石量23317万吨,固定炭平均品位6.84%,石墨量2895.3万吨。D级表外石墨矿石量845万吨,固定碳平均品位4.04%,石墨储量34.1万吨。双河镇河口村为中型矿,储量在600万吨左右。
大理岩 大理岩的分布较广,在大四站乡福兴沟、双河镇永安村西山、罗泉乡红星村、勃利南山等地,都发现大理岩矿。大理岩蕴存在下元古界麻山群,西麻山组地层内。福兴沟是中型矿,储量约在1700~2500万吨。勃利南山的大理岩矿,储量在200万吨左右。另外青山乡勃信、小五站乡南山都有大理石矿藏。
石灰石 主要埋藏在勃利镇南山,大四站乡西山,长兴乡东山,罗泉乡东山。勃利镇南山已有30年开采历史。每年可生产5万吨,做为白灰、水泥、冶金辅助材料。
硅石 贮量在600万吨,品位在99%以上,开采条件好运输方便。可望成为玻璃生产原料基地。
膨润土 吉兴乡团山村的膨润土储量大约50万吨左右。双河镇靠山村膨润土,品位属于钙质膨润土。
沸石 资源比较丰富,质量好。吉兴乡团山储量约在200万吨,双河镇靠山村、中兴村、小五站乡驼腰子、驼峰都发现有矿点。
砂金 分布较广,大四站乡金峰村、种畜场、北兴农场的老柞山、双河乡的河口、勃利以南的小金川、小五站乡的驼峰等地都发现矿藏。据勘探。大四站乡金峰村储量488公斤。
铁 大四站乡福兴、金山、吉兴河西山均有铁矿,都是不足万吨的小矿点,品位在27~35%。
经过勘探,玄武岩、石英、陶土、云母、绿柱石等矿产在县内也有一定储量。
二、森林资源
勃利县境三面环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9255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72595亩,新造未郁闭面积448590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44365亩。森林覆盖率为21.3%。全县森林总蓄积3464212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2748152立方米,人工林蓄积651964立方米。在天然林577065亩的面积中:柞树林面积384210亩,占天然林面积的66.5%,其余有阔叶混交林、杨桦林、针阔混交林、白桦林、杨树林。在人工成林228750亩的面积中:落叶松157380亩,红松林34185亩。其余有云杉、樟子松、水曲柳、杨树。用材林794115亩,农田防护林2205亩,母树林9450亩,薪炭林180亩,经济林13245亩。
三、野生动物资源
建县初,境内是茫茫沃野,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寂寥的深山,野生动物甚多,毛皮动物有东北虎、狼、狐狸、黄鼠、貂、猞猁、水獭、灰鼠等。1926年~1928年(民国15年~17年)兽皮年出产总额8万余张。
4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为的频繁活动,尤其是日伪时期,掠夺式采伐,盲目猎取,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条件。现在东北虎,猞、獭等已经绝迹。药用动物鹿、熊、田鸡等,已从野生发展为人工驯养,山林中的野鹿已略见无几。
肉用动物尚有野猪、狍子、野兔、山鸡、沙半鸡、飞龙、野鸭子等。
四、野生植物资源
本县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途广阔。野生资源面积有169.1万亩。有食用的野生植物100余种,蕴藏量3015万吨左右;药用野生植物近300种,已采集利用的50余种;野生酒料10余种,蕴藏量1万吨左右;还有野生蜜源植物面积约20.2万亩;野生淀粉类蕴藏量1万吨左右。
食用植物 山野菜多生于山地阳坡,稀疏的针阔叶林中及荒地、沟沿。有四叶菜、抢头芽、蕨菜等30余种。蕴藏量较多的地方有大四站、小五站、罗泉、长兴、镇郊、恒太等乡。其中以蕨菜蕴藏量最多,全县蕨菜蕴藏量(离村屯20华里以内的)约1200吨。
油料植物 野生油料植物有20余种,都是以种子为原料。有红松籽、山核桃、榛子、胡榛子等,主要分布在各国营林场。解放前每年销往吉林、长春等地的数量约3万斤。
食用真菌 勃利盛产木耳,建县初期,除本县销售外,每年销往吉林、宾县、长春等地的数量达万斤。野生木耳年产量在2万斤以上。主要分布在罗泉、长兴、大四站、小五站、镇郊等乡。
蘑菇 遍布全县山区和半山区,有40余种。其中以元蘑、榛蘑和松蕈3个品种为最多。
野生淀粉 野生淀粉植物是以柞树种子(橡子)为主,10龄以上的柞树每株可产橡子5~10斤,但产量极不稳定。全县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商品量达150吨,其余少量采集为猪饲料。
野生酒料 野生酒料有山葡萄、蓝靛果、山托盘、刺玫果、草莓、狗枣子、山梨、山定子、山里红等1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大四站、镇郊、小五站、勃利镇等地。蕴藏量1000吨左右。价值20万元。
野生蜜源植物 野生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以椴树、苕条为主。椴树林面积约有5000亩,紫椴、灰椴与桦、柳、柞树混杂交替生育,分布在红旗,吉兴河等林场及大四站、镇郊等乡,椴树蜜源可放养蜂1600群。苕条面积约有2万亩。分布在大四站、小五站、罗泉、长兴、镇郊、勃利镇等地,苕条蜜源可放养蜂9000群,蜜源潜力很大。
药用植物 药材资源丰富,野生药用植物近300种,其中:草本约90%,其余是木本和菌类。野生药用植物可分为3个类型:
林下药用植物 林下药用植物主要品种有:穿龙骨、铃兰、玉竹、黄芪、五味子、福寿草、满山红、天南星、刺五加等。绝大部分生长在阔叶疏松次生林中。
干生草地药用植物 主要品种有蔚蓄、瞿麦、白附子、赤芍、苦参、草乌、威灵仙、葶苈子、贯众、白鲜皮、柴胡、防风、龙胆草、益母草、延胡索、车前子、败酱草、桔梗、青蒿、茵陈、艾叶、苍术、蒲公英、苍耳子、藜芦、穿山龙等。一般生长在丘陵向阳的山脊或近山顶地段上以及多年的撂荒地。
岩石草地药用植物 主要品种有石苇、卷柏等。生长范围很小,仅见于高山石砬裸露处,石岩缝间有少许土壤处生长。
还有升麻、独活、党参等,分布在溪谷草甸中。多在树林的下缘,土壤含水量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