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财务
第六节 财务
工业财务,从私人企业开始,渗透到工厂全过程,但过去比较简单,只起记帐作用。1950年,成立企业公司之后,对工厂企业财务管理开始重视,1952年培训28名男女会计员,分配到各工厂,加强财会业务。从此,各工厂逐步建立了财会组、股,1985年7个工厂成立了财务科。其余仍为股或组。从业人员达到202人,其中:会计师2人。助理会计师7人,会计员16人,会计23人。记帐员118人,出纳员36人。
财务制度,从无到有,逐渐完善。解放初期工厂只有1名副厂长用批条子的办法,管理财务。1952年,开展“三五反”运动后,各工厂企业对财务管理,建立了规章制度,使财务管理走向正规。年初有财务计划,年终有决算,平时严格控制开支,使产品成本降到最低限度。集体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执行民主理财制度。1973年前,是工厂一级核算,统筹盈亏,后逐步推行三级核算。1983年实行产值、利润双包责任制,推行有奖有罚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