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烈士纪念碑(塔)

第二节 烈士纪念碑(塔)


  1946年7月7日,在河西烈士陵园内修建烈士纪念塔一座,1959年翻新重建,重建的水泥砖结构比原建的更雄伟壮观,塔高12米,底座宽2.5米,正面和后面分别雕刻着“烈士纪念塔”5个大字,东西两侧分别雕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国捐躯浩气长存”16个大字。塔顶四面镶嵌着4个红五星,塔底坦克造型。1947年9月28日,为纪念东北民主联军朝鲜独立团参谋长金海亭以下16名烈士,又在河西烈士陵园西侧修建1座高5米、底座正侧面各2米宽的烈士纪念塔。1952年6月10日,在西山烈士陵园内修建1座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烈士纪念塔。园内有刻有烈士业绩碑文的纪念碑6座。1947年原双河县财政科长庄范被敌特暗害牺牲。1948年在双河镇南门外建一座庄范烈士纪念碑。全县所有碑塔纪念建筑都是砖石混凝土结构,全属县级保护。
  附:烈士纪念碑文
  一、忠灵碑文
  刘教育干事讳延华辽宁省辽中县四方台村人。初中卒业,曾任小学教师。在日寇残酷统治下,志难伸,力难展,咽尽泪水,饱尝惨痛,恒念祖国光复,有热血为祖国而洒,有勇气对敌人而来,当“八一五”初,即献身于人民事业,加入民主联军。在实行民主,求得国土彻底之解放,行则以身作则,精神职务,尽责国家于万一。当不逞之徒,尚未肃清,刘同志已于林口县中山阳剿匪英勇牺牲,年二十七岁。呜呼!青年倭奴之苦,而历尽祖国光复而早亡。

  民主联军吉黑军区独立一旅二团全体指战员

  敬立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七日

  二、忠烈碑文
  民族英雄,吴连长讳松年三十岁,江西省永新县永固村人。于1932年参加革命,时经十四年之久,饱尝跋涉历尽星霜,曾百折不挠。于长征英勇苦斗,于抗战负伤染疾何止二三,受尽常人之所不能忍受之艰苦,而能泰然受之,可谓忠勇之烈士矣。祖国光复内患未除,随即奉命剿匪,牺牲于勃利县偏脸子屯,时在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六日。谨书数语以志不忘云。

  旅直通信连全体同志谨拜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十五日

  三、烈士碑文
  高奕根同志:
  你为了幸福的将来,为了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你痛恨旧中国的腐败黑暗,为消灭三大敌人,求得中国的最后解放,你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向敌人作顽强的斗争,流了最后的血,尽了你最后的力。你促进了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你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独立团全体 敬立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七日

  四、忠灵碑记
  白志成同志 湖南省跃县复义村人,年二十九岁。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在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白同志以无沈(“无沈”是抄自民政局存档原碑文)的英雄出现于敌后各个战场上,身经百战,曾负伤四次,历任班排连营等职。今年三月十二日于林口县中山阳剿匪光荣牺牲。

  民主联军吉黑军区独立一旅二团全体指战员

  敬立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七日

  五、烈士碑文
  烈士柴区长万有等同志 二十五人,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发挥了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参加志愿军担架队,奔赴朝鲜战场支援部队与敌人作战,给美帝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因而加速了胜利的到来。当出国一年中或积劳成疾以致病逝,或英勇奋斗壮烈牺牲。想诸烈士,功在国家利在人民,追溯丰功卓绩难忘,特树碑以留念。

  奠兹烈士 碾河之滨 鲜花薄酒

  略慰忠魂 伏思贞烈 意志坚强

  护我国土 保我边疆 邻邦罹难

  犹如身尝 义愤填胸 随军渡江

  一去经年 抗美援朝 千辛万苦

  突破风霜 长津湖畔 任务紧张

  夜月山前 冲陷锋芒 数人建功

  全队荣光 支援大军 胜利南向

  披肝沥胆 虎奋鹰扬 矢志不回

  竞自身亡 愿将悲痛 化为力量

  誓歼残敌 以扬国光 保家卫国

  捍卫和平 更踏血迹 驱逐豺狼

  鸟啼月黑 碾水东流 千秋百世

  典型榜样 烈士往矣 萦思难忘

  流风余韵 山高水长 临墓凝眸

  音容想象 风雨晦明 环此石旁

  勃利县全体人民敬立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