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动员和组织城市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县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组织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中学毕业生除独生子女、父母身边唯一子女、病残青年、中国籍外国人、家庭特殊情况脱离不开者外,其余一律动员上山下乡。在农村建立青年点,各系统派干部带队,具体组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学习、生产及各项活动。
  1964至1979年,全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7794人,其中上山从事林业生产1486人,下乡到农村插队5308人。本县收外省市青年1022人。当时规定:对青年下乡时问长,表现好的青年,由贫下中农推荐参加“三招”(招工、招生、参军)。到1979年,除已婚在农村安家的56名青年外,其余全部返城就业,大部分安置顶岗,少部分成为大集体职工。
  1973至1978年,共派“知青”带队干部450人次。全县共建知青点134个。国家下拨知识青年安置费343.3万元,其中134万元用于知青点建房,共建房28140平方米,发给知青每人生活补助费500元。
  1979年,县委决定134个知青点全部撤销,房舍和其它物品移交给所在生产大队。

  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表(1966—1977年)
                     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