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治安

第二节 治安


  民国年间,居民分散,土匪绑票、盗匪强抢财物时有发生。有钱人家修筑围墙、炮台,备有土枪、洋炮等武器,以防匪患。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勃利,爱国志士纷纷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土匪乘机活动,社会治安混乱。1933年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东北军陈旅刘禄连长率队伍,将投靠日本,叛变祖国的赵文盛、梁维珍等3人处决。同日,日本关东军进城,开始组建伪政权,委任于启铃为伪县长。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统治,1937年(伪康德4年)强行归围子,实行10家“连坐法”。同时强化统治机构,宪兵、特务、警察,矫正辅导院等活动频繁。抗日队伍根据形势,暂时退出勃利境内。
  1945年,三江人民自治军进驻勃利,收编了孙访友(字荣久)、徐汉章、张凤歧等武装。
  1946年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勃利剿匪,同年12月镇压了匪首谢文东,国民党
  书记长徐凯、三青团书记孙维锋等,到1947年消灭了全部土匪武装。社会秩序逐步安定。
  1945—1946年封建会道门“一贯道”活动猖狂。“一贯道”又称孔孟道。于1943年由佳木斯永安街夏家佛堂传入勃利。道首王希邦(又名王子玉)设坛“积善堂”广泛传道。点传师宣扬“王母度世、万道归一”等邪说。骗人入道。这些人乘社会混乱之机,在勃利、杏树、倭肯、吉兴等地设坛大传其道,大量发展道徒。1949年8月,公安局根据省公安厅取缔封建会道门的指示,对封建道徒进行公开登记,明令取缔其组织,对拒不登记的骨干分子予以拘留审查。
  1951年7月取缔了反动会道门普济佛教会。普济佛教于1931年由哈尔滨传勃利县双河刘振国。从此刘秘密传道,逐渐扩展到大四站、吉兴、倭肯、恒太、永顺、勃利镇等地。1939年传道骨干张明均被杏树日本宪兵队传去后,经与哈尔滨教会顾问光冈联系,6天后将张放回。从此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在日本侵略者控制和操纵下的教会,反动活动异常嚣张,除双河外,勃利还有好多分支。发展道徒3000余人。“八·一五”光复后,普济佛教会的活动更加频繁,大肆宣传反对共产党、八路军,破坏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阴谋策划夺权攻打县城。其头头杨占文(杨小佛)屡教不改,顽固坚持反动立场,作恶多端。于1951年7月20日,勃利县召开千人公判大会,镇压了杨占文,使受骗群众看清了真象。反动组织自行解散。
  1946年开始禁烟肃毒。公安局协同民政部门举办了戒烟所,将吸毒成瘾的人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戒烟自觉性,根除其吸毒恶习。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毁烟田和打击贩烟活动。从1953年到1956年每年都组织大批人员入山搜查私种鸦片者,毁其苗地,抓捕种植者。
  1946年县政府成立后,取缔了社会上的赌场、妓院,严厉打击巫医神汉,从根本上消除了社会上不安定因素。
  1949年全县12个区以公安助理为主,建立了治安保卫委员会,到1954年全县农村共建216个治保会,有委员2198人,县内企业设51个保卫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治安保卫组织得到了发展,并吸收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参加治保工作。到1985年全县共有治安会386个,其中:机关28个,企业132个,文卫14个,农村208个,城镇街道4个,共有治安委员1389人。
  从1955年到1985年公安局向检察院呈报审批案件1669件,批准1413件;报捕2358人,批捕2110人。
  1983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决定。3年共破获各类案件1271起,其中重大案件201起,深挖和摧毁犯罪团伙57个.捕获犯罪分子1367人,逮捕597人,劳教66人,其他处理704人。缴获赃款2万元,电视机14台,洗衣机2台,收录机16台,自行车151台,手表189块,各类衣物200件,收缴小口径枪、汽枪、火枪26支,匕首38把,作案菜刀27把,炸药120公斤,雷管220枚,其它各种凶器18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