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特殊教育 勃利县聋哑学校建于1959年4月1日。校址位于城西街碾子河西侧。建校初,有学生24名,2个教学班,10间旧草房。招生范围只限于城镇内,后来扩大到全县,符合条件的聋哑儿童都能读书和学习生产技术。1985年有学生73名,7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3名,校舍面积1200平方米。课程设有:语文、看图、数学、写字、图画、常识、体育、政治及专业技术课等。为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成为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学校扩大了原有的木工厂,新建了缝纫厂。6年级的男学生每天午后到木工厂学木工,7年级学生整天学木工。生产的产品是学生桌椅、办公桌、卷柜和各种家具,由教育局协助销售。缝纫厂,主要是6年和7年级的女同学,每天午后到工厂学习裁剪和缝纫。工厂每年纯利润3000余元。为培养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县政府于1980年拨给学校3垧地,办起了农场。
学校建校以来共毕业11届学生,毕业生155人。
附:聋哑学校情况统计表(1959—1985年)
聋哑学校毕业学生统计表(1963—1985年)
聋哑学校情况统计表(1959—1985年)
聋哑学校毕业学生统计表(1965—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