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万有
柴万有
柴万有 1925年生于吉林省双阳县刘沙村。1935年,双阳县遭受特大旱灾,柴万有全家于1936年到勃利县恒太乡吉祥屯,投奔舅父秦福林。父亲给舅父家杠活,柴万有给地主放猪、放马,后给吉兴乡李相阁和董占林扛活。
1947年春,县工作队进村搞土地改革运动,他带头参加农民会,带领群众清算自己的舅父家。194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调到团结区政府工作,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1948年秋被提升为团结区区长。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县政府组建抗美援朝担架团,柴万有主动报名赴朝参战,任第三大队队长。10月25日入朝,路经满浦,江界小白山到太安理参加抢救工作。当志愿军追击敌人时,由于供给不足,担架队员吃土豆,生活十分艰苦,少数队员思想动摇,柴万有召开党员和干部会议,教育队员,在艰苦环境中要顶得住经起考验,一定要把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为祖国争光,稳定了担架队员的思想情绪。在长津湖攻打美军飞机场时,激战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队员们坚持抢运伤员。
长津湖战斗后,队员和战士的生活更加艰苦了。1951年3月遇到了大风雨加雪,柴万有患了重感冒,高烧到40度,领导动员他到后方医院治疗,他说:“担架团任务这样重,人员少,我能坚持住。”队员王庆云在群众家弄来点土豆给他吃,他把土豆做给大家吃。当行军快到永兴时,柴万有的病情突然加重。领导决定派王庆云和小金子
(朝鲜族队员)护送柴万有去后方医院。临走时柴万有说:“真不幸,没有完成任务,怎么对得起祖国人民的委托。”当他们走到龙兴江北,于明里一个小屯想找点吃的,朝鲜族老太太刚要做饭,突然发现敌机。王庆云和小金子背起柴万有跑出,草房便被敌机炸毁了。他们身上满是泥土,又跑出一里多路,把柴万有放下一看,早已没气了,两人在这紧急情况下,用石头将柴万有安葬在朝鲜国土上。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