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云
王庆云
王庆云 1916年生于辽宁省开源县五区肥地村。王庆云因家庭贫困,9岁时同父母和伯父一起逃往密山县哈达河村。年幼的王庆云在各村屯以讨饭为生,12岁开始给地主放猪、当“半拉子”。
1932年,经密山县委李成林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经常串联进步青年各处张贴抗日标语,唤起民众,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1934年2月,他和全家一起,参加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民众游击队,寻找机会破坏敌人道路,扒桥梁、掐电话线。由于日伪军扫荡范围扩大,带家属不方便,经组织动员,王庆云父母迁移到勃利县青龙山安乐村,做交通工作。
1936年2月,抗日游击队并入东北人民革命第四军四团一连,王庆云任排长、连长、由于王庆云对日伪作战勇敢,经常受到上级表扬,同年经勃利县委书记李成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庆云当班长时,和班内小窦一次遇到伪军10几人,他们突然出击。把敌人全部消灭。一天攻打方家大院时,经几次冲击不成,王庆云带领战士,化装日军进入大院,顺利地消灭了伪军。缴获全部武器、弹药和枪支。这次战斗结束后,王庆云被提为连长。1938年,在依兰县境内被日军包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王庆云带领突击连打开通道,使部队顺利突围转移。同年9月,穆棱县有一列军车通过三道河子大铁桥,他按上级指定时间。带领部队准时赶到。炸毁了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和弹药,装备了部队,受到上级嘉奖。
1938年10月王庆云的伯父和两个哥哥先后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1941年10月王庆云带领抗联战士活动在黑龙江边境。一次被日伪军三面包围,他们在气候寒冷,给养困难的情况下和敌人战斗一天一夜,冲出包围进入苏联。苏军将王庆云和他的队伍编入远东教导旅。旅长周保中任命王庆云为四营四连副排长,不久他又被调到旅部学习军事侦察,此问多次被派到东北边境。侦察日伪军兵力部署,日伪政权统治,人民生活、地方道路、桥梁、民情等情况,为苏军解放东北提供了情况。1945年8月,王庆云随同苏军从白泡子回到祖国。
1946年9月,在依兰县城,一天晚七点左右杨清海司令召开营级干部会议,突然从外边冲进来10几个人,手持冲锋枪,喊“别动!”把入会人的手枪全部缴了。杨清海说:“谢指挥(谢文东)今天晚上进城,大家都必须跟我走”。这时,大家都明白了,杨清海叛变了。当走出屋门王庆云和吴长文互相定了暗号,两人逃跑了,回到司令部汇报了情况,及时组织部队展开战斗,经过10几个小时激战,杨清海和叛匪退出依兰县城。
1948年至1952年,王庆云分别在松江军区和长沙市军分区任连长、队长、大队长等职务。1953年由于他多年积劳成疾,经上级批准从长沙市回到勃利县按二等乙残废军人供养(行政14级)。1978年4月病故于北京,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