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

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



  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地委:
  现将我县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巩固、完善、提高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势
  我县以承包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完善工作,在十二大精神指引下。遵照省、地委两次会议的指示,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和按群众意愿办事,不堵、不卡、不搞一刀切的原则,使这次生产关系的伟大变革,没有大哄大嗡,而是扎扎实实;没有一哄而起,而是分期分批有步骤进行;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抓点带面有领导进行。因而工作进展是健康的,各级干部经历了一个由思想不够解放到真正彻底解放,由不懂不会到弄通会做的过程。承包到户责任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地委农业书记座谈会的小动,会后中动,省委召开地市县委书记会后放开手脚大动的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县十四个公社,二百零八个大队,八百三十五个生产队,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八百二十六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8.9%(其中:承包到户七百四十五个,占生产队总数的89.2%;联产到劳的五十八个,占生产队总数的6.9%;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二十三个,占生产队总数的2.8%);不联产的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九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1.1%。
  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完善中发展,在巩固中提高,特别是承包到户责任制由八二年三十一个生产队,占总队数的3.7%,一跃发展到七百四十五个,而合作化以来延续下来的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责任制,由八二年的四百二十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50%,减少到九个。这个巨大变化并非偶然,而是符合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一是党的政策合民心,顺民意,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以承包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社员个人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平均主义、“大锅饭”,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商品率大大提高。农民迅速富裕起来,这种形势极大地吸引、影响着我县广大农民,搞承包到户生产责任制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二是从我县几年来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践,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搞联产责任制比不联产的好,其中搞承包到户责任制的效果更好。一九八五年全县三十一个贫困队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后,普遍增产增收增贡献。这三十一个大队,八一年平均只有三成年,人均分配不足十元,吃返销粮三百万斤,欠国家贷款一百多万元。八二年同是大灾之年,粮食产量平均是大丰收八○年的八成年。比全县平均高二成,人均分配平均达一百元,高于全县34%。有的队还出现了人均千元的“冒尖户”,共交售商品粮一百多万斤,群众反映说:“承包到户后,粮食多打,副业多搞,集体多提,个人多得”。因而搞承包到户责任制已成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势。
  由于落实以承包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因而它同往年落实生产责任制比较,具有早、快、细、稳、好的特点,早是:一月末可将土地、车马农具落实完,合同基本签订完,比往年早二个月左右;快是:从训练骨干,思想发动,分畜包地,签订合同,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细是:车马农具处理、土地按等搭配、集体提留、大小队企业等有关问题上下结合,反复酝酿,细致周到;稳是: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分期分批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没有发生哄抢的,基本没有盗窃的;好是:稳中求快,快中求好,正如干群反映的,推行大包干责任制是听的喜出望外,定的心满意足,包的兴高彩烈,干的热火朝天。小五站公社大六三队社员高振国,分到了一头如意的小花牤牛,当场给牛磕了三个头,并说:“伙计,这回就看咱俩的了。”
  随着承包到户责任制的落实,一个拴车买马、积肥拣粪、大搞副业生产的热潮正在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现已购买小车六百一十一台,买马三百九十二匹,买牛四百二十头,买手扶拖拉机五十六台,在县农机公司排号买小型机车的有八十二台。出动一万二千四百多人拣粪,已拣粪肥九万一千五百立米。为自筹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和解决生产费资金的不足,全县已有七千六百多户,出动一千多台大小车辆,开展以运输、采伐、编织为主要内容和冬季副业生产,现已收入四十五万二千元。地处半山区和有丰富煤矿资源的小五站公社,入冬以来,从本地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大小一起抓,地上地下一起抓,社内社外一起抓,达到了队队有收入,户户见实效,到一月二十日已收入二十五万元,人均达到十元。十四个队二百多人上山倒套子(运木材)收入八万多元,出动一千五百多人割苕条三十多万斤,编土篮子二万多副,编房薄帘子五千多片,共收入三万多元。东村大队四队社员徐国喜,卖苕条一项就收入四百多元。保安四队社员李大桥爷三个联合套出一台大车去七台河市搞副业,已收入三百多元,并说:“马不能光喂着。要挣出个草料钱”。勃利镇文革二队社员单廷秀,承包到户后联合两户亲属,原在队分一匹大辕马,又到市场买二匹骡子拴台大车到林场搞副业,全年预计收入九千元。在群众中正蕴育着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普遍要求用良种,买好化肥、好农药。双河公社东方红大队科学种菜致富能手年收入达万元的刘景玉,为了再夺高产多收,承包到户后自费到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先进蔬菜栽培技术。
  二、几点做法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生产关系的伟大变革,其意义不亚于三大改造,县委认为这是关系到农业的方向和能否开创农业新局面,实现本世纪末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伟大目标的战略性措施,必须以五十年代“书记动手,全党办社”的精神,满腔热情地进行领导,县社两级党委,主要采取了“五结合”的办法:
  (一)加强领导与放手发动群众相结合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是一帆风顺的,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阻力主要来自一部分干部和农村的“老土改”,对联产承包,特别是承包到户责任制的性质认识不清,思想不解放,小五站公社驼峰大队土改老支书肖永宽说:“毛主席领导我们创业不就完了吗?谁要搞包干到户,就得给我搬出去。”同时也遇到了少数靠吃大锅饭、混集体过日子的社员的坚决反对,倭肯公社东南大队“大黑孙”,过去经常不参加集体劳动,靠倒卖猪、杀猪卖肉过日子,他在公社集市上公开喊,“谁搞包干到户。谁就是拆社会主义的台”,概括起来,全县对承包到户责任制的认识,开始时有“五论”:一是“土地还家,分田单干论”;二是“倒退论”,认为先分马,后分队,一步一步往后退;三是“担心论”,这么搞担心社队企业黄了,国家计划难执行了,粮食征购难完成了,长远建设难搞了;四是“两级分化论”,认为这样搞会出现富的富,穷的穷,非出现两极分化不可;五是“省事论”,少数干部认为包干到户后,各干各的,不用干部操心费力了。对于这些思想认识县委认为:统一领导思想认识,彻底解放思想,转好弯子是领导好这一伟大变革的关键。于是县委首先召开了常委会,学习中央文件、省、地指示和外地经验,并把这一问题,列入常委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一班人的认识。统一一班人的思想,增强县委一班人的自觉性,先后召开三次公社书记会议。通过传达省、地会议精神,学习万里同志讲话,就承包到户责任制是有统有分还是分田单干,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干部是省事了还是任务更重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认真总结了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生产责任制所走过的路程和八二年三十一个承包到户、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自上而下地统一了认识,解放了思想,撤掉了“顶门杠”,打破了“划框子”,冲破了各种阻力,完全按群众的意愿办,很快打开了僵持的局面,形成了高潮。为了加强领导,县委书记刘墨林、副书记伊文成等领导亲自组织县直农口、财贸口等近百名干部分赴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总结推广了青山公社关于承包到户有关问题四十条规定,农工部、政研室、农口各科主要负责同志都带领工作组深入社队,结合本职业务,搞好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不断指导,各公社集中公社和企事业干部近七百多人,党委书记亲自搞点,党委成员包片、干部包队,使落实责任制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二)训练骨干,上下结合
  我县八二年仅在五个公社,十二个大队的三十一个生产队试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要在全县推开,无论干部和群众都缺乏实践经验,都有一个不懂不会的问题。为了保证质量,不出偏差,统一做法,采取一学二干的做法,县训社、社训大小队,层层训练了骨干。
  县委于十二月七日至十日,用四天时间举办了有公社主任、农业助理、经营管理站长等人参加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训练班,共讲了专业承包、联产到劳、承包到户三种责任制的性质、内容、做法,并侧重解决了承包到户责任制必须坚持做到“三不变”、“六统一”、“七定”、“三句话”、“两加强”、“一明确”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公社也相应地举办了有公社干部、大小队干部,有的训练到全体党员,每队吸收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训练班,县社共训练五千多人次,做到了领导带头讲,典型示范讲,专业干部具体讲,达到了“四会”(会讲、会做、会算、会签订合同),社社做到“三有”(有要求、有办法、有方案),县经营管理站在考察桦南县孟家岗公社后,统一制订印刷了近四百万份合同,为全县落实承包到户责任制统一内容、统一做法打下了基础。
  (三)总结本地经验与学习外地经验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指导这一伟大变革,县委农工部于八二年十一月末召开了全县八二年三十一个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生产队负责人座谈会,总结分析了一年来实行这种责任制的做法和成果。取得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他们在实行承包到户后做到的“六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先专后包。保证工副业、多种经营生产全面发展;必须注意发挥机械化作用;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防止集体财产作价偏低,定产偏低,提留偏低的顾一头倾向;必须坚持搞好长远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必须认真签订、检查、兑现合同,并将座谈总结及调查报告批转各公社。起到全县统一认识、统一做法的作用,各公社都从本社实际出发,带着问题到邻县——桦南县孟家岗公社学习承包到户的经验,全县有六个公社,共组织五百多人前去取经,有的学五一大队的专业承包,有的学孟家岗公社承包到户,把总结自己经验与学习外地经验相结合,弥补了一部分社队没看过、没干过而缺乏经验的问题,提高了认识、学会了做法。抢垦公社党委组织全体党委委员带着包干到户的问题以我县八二年搞承包到户的青山、长兴两个公社的部分大队学习座谈,边谈边议,边制订了搞承包到户的具体方案,工作组人手一份,按照方案不走样,没有经验干中学,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通过这段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县、社、队三级干部的管理水平,为培养四化干部队伍打开了新局面。
  (四)分期分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为了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扎扎实实地搞承包到户责任制的落实,县委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不经过训练不准搞,不经过试点不准搞,没有县社干部参加不准搞的三点要求。在层层训练骨干后,各公社都由公社书记带队,全体公社干部参加先搞一个队试点,全县共搞十四个大队试点,算做铺开第一批。一般十天至半月左右,通过搞点是对干部的再训练。并且取得了直接经验,为分批铺开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在试点中都做到了领导和群众一起学,一起研究,一起落实,去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较多的青山公社,将全体干部集中,打乱多年包队做法,根据现有书记、主任力量,首先对要求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最强烈的六个大队,铺开了第一批,党委书记谢国清亲自在太升大队搞点,提出了思想发动,先专后包,核实劳力,分包耕地,分好耕畜农具,签订合同的六个步骤,把思想发动放在了前面,排除了阻力。小五站公社党委书记马秀川在保安大队搞点,摸取了签订合同前抓好十二件事和签订合同后抓好六件事,保证了质量。还同群众一起讨论制订了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的有关保护公共财产和社员的六项权力、七项义务,生产大队干部岗位责任制的十项任务指标,奖惩办法,以及生产队的十项任务,解决了包干后如何加强领导的问题。为了集中力量,加强领导,恒太公社党委在落实承包到户责任制中提出了“三停”、“四不准”。三停是:一切会议要暂停,公私事要暂停,其他任务要暂停;四不准是:包队干部不搞完不准回家,不准大吃大喝,不准营私舞弊,不准定调子。全县承包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基本分三批搞完,避免了一哄而起大撒手,造成混乱和煮夹生饭的现象。
  (五)先专后包,有统有包,统包结合
  本着联产承包要统分结合,宜统则统,宜包则包的原则。在具体做法上实行了先专后包,全县基本做到了六统一,即:农业生产计划由队统一安排;大型农机具、水利设施等长远建设由队统一管理安排;适合于集体经营的工副业和多种经营生产由队统一经营搞专业承包;国家供给的农用物资,由队统一掌握分配到户;统一安排了战勤工、义务工;统一照顾“四属户”、“五保户”,对于大型农机具可包、可封,对于房屋,分别做队办企业、文化福利事业,或租给社员开小工厂与居住,在农田中仍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队小麦、亚麻、由机耕队机劳结合,实行联产承包。由于先专后包,有统有包,从而避免了由于实行承包到户而取消了多种经营和工副业生产,使农业重新走向经营单一的老路上去,巩固了已有的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阵地,为承包到户后解放出的大批劳力向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实行分工分业,向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继续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的几点意见:
  1、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把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继续抓好。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好弯子。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目前农口和商业各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深入农村社队,面对承包到户责任制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查研究,提出工作上、领导上、生产资料供应上相适应的改革方案,从而保护农民已经高涨起来的积极性不受挫折,已活跃起来的农村经济不受到窒息,县直各部门都结合自己的业务,搞好调查研究。解决如何适应生产关系的大变革,为基层搞好服务问题。
  2、把联产承包责任制、产品分配合同制、干部岗位责任制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抓好。
  联产承包制是基础,产品分配合同制是关键,干部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分户承包,家庭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必须通过合同制去指导生产,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合同是生产计划,又是一户的分配方案,因此。要紧紧抓住签订合同,修订合同、兑现合同这三个环节,做到春订、夏修、秋兑现,常年一贯抓好。当前,未签订合同的要保证春节前签订完,已签订完尚不够完善的要加以完善,帮助群众制订生产计划,掀起春耕生产高潮。要十分注意目前承包到户后约有百分之十左右所出现的一部分劳动力弱、生产资料缺乏、资金困难的户安排好生产生活的问题,同时相适应地建立大、小队领导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加强领导。
  3、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面对农民已经出现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要按中发(1983)1号文件的要求,通过办好农民技术夜校,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学习班,开展技术讲座,实行技术承包制,建立科技示范户,技术服务公司以及办好职业中学等各种方法,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科研成果,为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
  4、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后,大批外流劳力返乡。大、小队后勤人员大大压缩。一批辅助劳力投入田间第一线。全县到目前统计,田间一线将增加近一万名劳动力。平均每个队增加十三名劳力。加之劳动积极性高涨,劳动效率提高,普遍感到地少人多了,每年将从集体劳动二百三十天左右,减少到田间劳动七十天左右。劳力剩余,时间剩余,除了广泛开展家庭副业生产之外,将有一批劳动力要从农田上分离出来,投入工、副业生产上来,向专业化生产新的联合路子发展。各部门要放宽政策.解放思想,打开渠道,积极扶持,促进发展。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中共勃利县委员会

  一九八三年一月廿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