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志》编修始末
《勃利县志》编修始末
勃利县志办公室在省、市地方志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编写人员的艰辛努力。完成了勃利县有历史以来,第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勃利县志》编纂任务。
《勃利县志》的编修工作,始于1980年。编写工作,大体经历了健全组织,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初稿;精心修改和送审定稿三个阶段。
1980年—1986年为健全组织,调动人力,搜集整理资料阶段。县志办公室在政府的主持下,曾先后多次召开各部门领导会议和专业会议,宣传修志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落实了任务。由县直各部、委、办、局和乡镇共71个单位组成221 人的修志队伍,撰写出24部专业志和4部乡镇志。同时为编写《勃利县志》提供了约250万字的文字资料。县志办工作人员先后到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佳木斯和依兰、富锦、鸡东、密山、桦南、林口等市县的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图书馆查阅上千卷档案及报刊。走访、函询685 人,征集解放前各种资料百万字。
1987年始,为《勃利县志》初稿撰写阶段。根据志书总体设计的编目,具体落实了撰稿人和撰写任务,于1988 年下半年完成了75 万字的征求意见稿。打印后,发至县级四大领导班子(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离退休老同志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县志办还逐个单位,召开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对志稿提出修改意见。
1989年10月始,为修改送审阶段。初稿经过精心修改抄清后,将志书稿送交县领导和编纂委员会成员以及有关人士审阅。修改中根据多方面意见,调整了编目,增补了内容,嗣后,送交省、市志办公室修改审定。
在修改和送审过程中,得到省志办王文举、梁滨久同志亲自指导,省志办市县指导处梁文玺、杨趾范、关华三位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勃利县志办逐编进行审阅加工,使志稿在观点、内容、体例、文风等全方位质量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得到了县领导的直接指挥,王长生同志亲自帮助修改志稿,县档案局、统计局、财政局、党史办、文史办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此间,县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多次变动,韩国志、刘振林同志曾担任过主任,张钦学、王金盛、姚锦秋同志担任过副主任,张双进、袁本荣、李贵阳、宋景贵、安玉峰、王爱梦、李仲友、李书谦、赵平、于宽宏、李利同志曾担任过委员,丁贵玉、陈竹音、孙作礼同志曾担任过县志办公室领导,张云海、
宋士超、赵凤林、张玉林、赫仁、张金芝、于英丽、孙泓等同志,在编写《勃利县志》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做了大量工作,对此,一并致谢。
《勃利县志》虽已出版,但因勃利诸多史料散失,加之编写志书是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我们缺乏经验和知识,编写水平低,难免有缺点和疏漏之处,请专家、学者、知情人士及广大读者阅后给予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