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地貌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区域地貌
五大连池地区地貌可分为4个成因类型,6个型态单元。4个成因类型是:剥蚀地型、剥蚀堆积地形、火山地型和堆积地形。6个形态单元为:低山、丘陵、岗阜状平原、熔岩台地、一级阶地及漫滩。
一、剥蚀地形
(一)低山
分布在青山镇北部、科洛河以南,标高450~550米。最高处为洛河山,地面标高为598.8米,相对高差为70~90米,最大可达120米。山顶多是长垣状,浑圆山顶和较平缓的山脊。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0度,局部可达30度。沟谷发育边缘侵蚀已近山脊,沟谷多呈U型,切割深度及宽窄不一,多南北向。沟底平坦,多沼泽化,生长塔头等喜水植物。组成此地貌单元者为古生界石炭系、二迭系发质岩和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石。在孙永山一带沟口,见数处冰川创蚀地形。1、冰谷岛丘,近东西向横于沟口处,高25米、长100米,北坡陡南坡缓,西侧有长年流水小河及坡度50~70度陡坎。2、悬谷,见于孙永山西南。3、三角崖面,见于孙永山西南,为悬谷组成部分,坡度50~70度,高15~30米。
(二)丘陵
分布在白云山岱林场、朝阳林场以西和卧牛河西侧,小边河及科洛河以南地区,与低山区相连。海拔高度330~490米,相对高差60~80米,丘陵顶部多是浑圆状,山脊也较平缓,坡度15度左右。沟谷比较发育,其深度、长短、宽窄不一。沟坡一般平缓对称,少数沟坡形成陡坎,高3~10米。谷底平缓,多为沼泽化湿地,较大沟谷有长年流水。丘陵上多生长柞、桦、杨等次生林。丘陵主要由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组成,其次为石炭、二迭系复质岩和侏罗系花岗岩及其火山碎屑等组成。
二、剥蚀堆积地形——岗阜状平原
分布在龙门农场四队、尾山农场、七星泡农场以南及讷谟河以南广大地区。地面标高270~400米,相对高差30~60米。岗顶平缓多呈岗阜状,部分呈波状,其上沟谷发育,多V型及U形,坡度较缓,一般均小于10度,大部分已垦为耕地。组成岩性上部为中更新统亚粘土,下部则为白垩系嫩江组泥岩。
三、火山地形——熔岩台地
在五大连池市讷谟尔河北侧,广阔、平缓的丘陵上规则地耸立着14座截头圆形火山锥,在火山锥之下为石龙熔岩及玄武岩所构成的台地,这就是著名的五大连池火山群。
四、堆积地形
(一)阶地
断续分布在讷谟尔河、引龙河、东二道沟的岸边,标高275~370米,前缘高出漫滩2~3米,局部与河床直接相接,界线不明显。由上更新统堆积亚粘土或亚砂土、砂砾石组成。
(二)漫滩
主要分布在讷谟尔河、引龙河、东二道沟及科洛河等河谷内。河谷宽阔平坦,标高270~350米,最宽处5公里,最窄处仅500米。漫滩上有较多的牛轭湖及沼泽化湿地,生产小叶樟、塔头草等喜水植物,由全新统冲积砂、砂砾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