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土壤特点

第二节 土壤特点


  一、暗棕壤
  面积2993557亩,占县属面积的53.5%,居全市各土类面积的首位。其中已垦为耕地351139亩,占本土类面积的11.7%。暗棕壤腐殖层厚薄不均,薄者不足10厘米,厚者50厘米以上。一般腐殖质层20~30厘米,土壤表层养分平均含有机质8.99%,全氮0.375%,全磷0.252%,全钾2.38%,碱解氮368ppm,速效磷13ppm,速效钾351ppm。该类土壤开荒后熟化很快,开荒初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后期肥力不足,发小苗不发老苗,追肥效果显著。春季土温回升快,土温高,有机质分解快,施用有机肥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土壤。暗棕壤地处坡度较大,开垦为耕地后,水土易流失,肥力下降的速度比其它土壤快,必须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这类土壤上的林木自然增长率高,是优良的林业生产基地。暗棕壤是一种表层肥力高,物理性质较好,无重大不良性状,宜作林地,并可作为牧草地和多种经营的多用途土壤。
  二、黑土
  黑土是五大连池市主要的农业土壤,其面积为1099169亩,占市属面积的19.9%,仅次于暗棕壤面积而居全市第二位。其中耕地面积78852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8%,占土类面积的71.5%,是垦殖率最高的一类土壤,也是最优良的农业用地。该土腐殖质层一般20~60厘米,厚者可达70~60厘米。而漫岗坡度较大,开垦年限较久的地带,腐殖层仅10厘米左右。土壤表层养分平均含量(指耕地的平均含量)为有机质6.65%,全氮0.289%,全磷0.204%,全钾2.50%,碱解氮292ppm,速效磷16ppm,速效钾405ppm。黑土因绝大多数地处岗坡,易受水蚀和风蚀危害,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开垦历史长,耕种年限久,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黑土层逐年变薄,质地粘重,底土透水不良,土壤水分易饱和等原因常出现春旱和秋涝现象。地处漫岗平缓地带的草甸黑土,潜在肥力高,速效养分略缺,速效磷缺乏,土壤肥力表现为前劲小,后劲大。入伏后,水温及养分条件适合时,农作物生长迅速,植株高,如无自然灾害,产量很高。土壤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秋雨多的年份,农作物容易贪青晚熟,遭受秋霜危害。
  三、草甸土
  草甸土总面积460737亩,占市属面积的8.2%,其中耕地135765亩,垦殖率为29.55,占市属耕地面积的10%,是一种农牧兼用的土壤。荒地有10厘米左右的草根层,草根层下部为腐殖层,厚度一般20~80厘米。土壤表层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11.13%、全氮0.437%、全磷0.218%、全钾2.05%、碱解氮51Cppm、速效磷13ppm、速效钾223ppm。土质粘重,多为重壤土,轻粘土,持水性强,湿时泥泞,宜耕期短,团粒结构体多,保肥、供肥性强,潜在肥力高,增产潜力大。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很高,但养分的有效性较差,速效养分的供应不协调,前期少,后期多,地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养分释放缓慢,使作物苗期有效养分供不应求,尤其缺乏速效磷。小苗生长缓慢,进入伏天后,地温明显升高,有效养分急剧增多,供应充足,氨素供应量大,作物生育后期容易贪青晚熟,遭受霜冻危害。该种土壤不宜种植生育期长的品种。
  四、泛滥土
  本土面积282431亩,占市属总面积5.1%。泛滥土分三个亚类:泛滥土、生草泛滥土、草甸泛滥土。
  泛滥土总面积4093.6亩。占本类土壤市属土壤面积的1.5%。生长少量耐沙植物,经常受河水泛滥冲刷、淤积的影响,层次不稳定,俗称“沙滩”,无农业利用价值,可做沙场,提供建筑材料。
  生草泛滥土。本土总面积156064亩,其中耕地面积8868亩,开垦率5.7%。该类土壤是在新近淤积物上发育的幼年土壤,发育程度轻,各层次分化不甚明显,腐殖质层薄,一般10~20厘米,土质偏砂。土体松散,耕作阻力小,热燥,通透性好,春季地温回升快,潜在肥力低,但有效性高,肥效快而肥劲短,保肥保水弱,后期易脱肥,发小苗不发老苗,土壤怕旱不怕涝。在腐殖质层厚的地方,可小面积开垦,一般不易开垦,可做放牧地使用,腐殖质层薄的地方可辟为砂场。
  草甸泛滥土。总面积122274亩,占市属面积的2.2%,其中耕地面积60533亩,垦殖率46.5%。该类土壤腐殖层一般15~30厘米,质地较粘重,有机质一般6~9%,碱解氮330~420ppm,速效磷5~25ppm,全氮0.4%,全钾2.2%,速效钾310ppm。草甸泛滥土一般不受河水泛滥威胁,养分含量较高,有效性好,肥劲较为平缓,地下水位低,土壤热持性好,虽质地较粘重,但其结构良好,通气透水性能强,大部分可开垦为耕地。
  五、沼泽土、泥炭土
  沼泽土总面积524679亩,占市属面积的9.4%,其中耕地面积7139亩,占本土面积的1.4%。腐殖质层较厚,各种养分含量高,表层平均养分:有机质16.82%,全氮8.832%,全磷0.289%,全钾2.04%,碱解氮627ppm,速效磷11ppm,速效钾362ppm。沼泽土地势低洼积水,粘臭冷浆,通风不良,不适应农作物生长。植被是茂密的大小叶樟,是优良的割草场和放牧地,可为民房建筑提供材料。
  泥炭土总面积2611.5亩,泥岩土及沼泽土中的泥炭,分解度高(40%以上)、酸度适中的泥炭可直接施人瘠薄地培肥地力。分解度中等(20~40%)的泥炭,与厩肥、人粪尿以及化学混合制成堆肥,可促进其腐熟,减少人粪尿养分的损失,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有效性(特别是磷肥);分解度差的泥炭(20%以下),吸水、吸氨能力极强,持水量一般可达500~800%,吸氮1.23~2.26%,可作牲畜的垫圈材料,吸收粪尿和散发出的氨气,减少肥分损失,经牲畜踏碎,腐熟后可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泥炭中含有各种有机酸、胺基化合物、各种蛋白质、腐殖质,还含有树脂、沥青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工业、畜牧业、医药卫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六、石质土
  面积147286亩,占市属总面积的2.63%,无农业利用价值,是较好的建筑材料和生产岩棉、水泥的主要原料。
  七、白浆土
  五大连池市白浆土为岗地白浆土,白浆层养分缺乏,通透性差,其它物理性状亦坏,影响植物根系发展,是土壤的一大障碍层次。这类土壤生产能力较低,在采取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深松加厚活土层的基础上,可获得一定产量。宜作林地,林木的生产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