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气候区划

第二节 气候区划


  五大连池市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势高差大,造成境内气候变化复杂,特别是各地小气候变化更为明显。五大连池市域采用的是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区划是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手段。农业气候资源是各级农业区划、农业合理布局、改革种植制度、农业引种、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热量,其次是水分。根据全市各地气候特点,以热量为中心,以水分为条件,分为五个自然气候地区。
  一、东部、北部严寒湿润林农气候区
  该区处在五大连池市东部和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海拔高度较高,平均为400~500米。热量条件最差,≥10℃积温为1600~1800℃,初日出现在5月22日之后,终日出现在9月14日之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在4月14日之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在5月1日之后。枯霜初日在9月12日之前,终霜晚,初霜早,无霜期80~100天。水分充足,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由于地势影响,暴雨出现机会多,易形成洪涝灾害和水蚀。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低温、内涝、大雾。北部如能防治低温、霜冻、水土流失,可夺取农业丰收。
  二、中部、北部寒冷湿润农业气候区
  该区处在市中部波状平原及朝阳乡北部科洛河南岸的少部分区域,平均海拔高度350~400米。热量条件差,≥10℃积温为1800~2050℃,引龙河一带为2100℃左右,初日出现在5月18~22日,终日出现在9月14~16日。枯霜9月14~16日,无霜期100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在4月8~14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在4月28日至5月1日。水分条件较好,年降水量520~600毫米,5月6~10日之后,水分开始满足作物需要。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低温、内涝、春季大风较多、夏季偶尔发生冰雹。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谷子、薯类等。
  三、西部、西北部冷凉半湿润半干旱农业气候区
  该区处在五大连池市西部丘陵漫岗、火山台地及西北部和南部波状平原区,平均海拔高度300~400米。热量条件较好,≥10℃积温为2050~2250℃,初日出现在5月15~17日,终日出现在9月15~19日。枯霜9月15~20日,无霜期105~120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在4月6~9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0℃初日在4月27~29日。降水量较平均,西北部七星泡、西部讷谟尔河南岸的爱民、利民、和平、和安等村年降水量450~500毫米,其它地域为500~550毫米。6月5~10日之后,水分开始满足作物需要。主要自然灾害:干旱、大风、冰雹、霜冻、内涝。这一气候区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谷子、薯类等。
  四、西南部温凉干旱农业气候区
  该区处在五大连池市西南丘陵漫岗区,平均海拔高度300~350米。该区热量条件为:≥10℃积温为2200~2250℃,初日出现在5月13~15日,终日出现在9月17~20日。枯霜9月17~20日,无霜期115~120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在4月6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在4月27日。水分条件为五大连池市最差的地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由于降水不足,易受干旱,故本区有“十年九旱”之称。6月13日~18日之后,水分开始满足作物需要。主要自然灾害:春季干旱、大风,夏季时有冰雹发生,为五大连池市干旱风蚀,冰雹重灾区。适宜种植小麦及中熟的大田作物。
  五、南部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该区处在五大连池市南部低丘漫岗区,海拔高度300~500米。为五大连池市热量条件最好的地区。≥10℃积温为2250~2350℃,初日出现在5月13~14日,终日出现在9月17~19日。枯霜初日9月18~21日,无霜期115~120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在4月5~6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在4月26~27日。该区水分条件较好,年降水量500~550毫米,6月5~12日之后,水分开始满足作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