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五章 水洞冰宫

章下序


  水晶宫及白龙洞都是在东、西焦得布山的盾形熔岩台地中形成的,属于老期火山熔岩洞穴。火山喷发时大量岩浆向低处流动,如果岩流较厚,流动滞缓时其表层先凝固;而其下部仍处于熔融状态,可在重力作用下或在后续岩流的推动下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就形成熔岩流动隧道。当岩流流出后再无补充时,熔岩流动的隧道就成空股,成为地下洞穴。在洞顶熔岩较薄处可形成局部塌陷,则洞穴露出,使洞口与地表相通。在白龙洞中取熔岩样利用 K-Ar法测年,其熔岩形成时间为51.2万年。由于五大连池地区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湿短促,局部地带还有岛状永久冻土存在,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冬季寒冷空气从洞口沉人洞底,使洞内岩石受到冷却。又因这两条洞穴地表长满树木,土层和岩层较厚,都处于盾形台地背阴坡,故可保存低温。在春季融雪时,水可入洞结冰;夏季时,湿热空气侵入,在洞顶、洞壁结为霜花;雨季时,雨水进入洞底再次结冰。年复一年,形成现在所见的冰洞。
  水帘洞和仙女宫是老黑山晚期熔岩溢流形成的,成洞原因和老期火山熔岩洞大致相同,但时间较短仅有280年历史。两洞较浅,洞盖熔岩较薄,保温性能差,故形成了水洞和旱洞。
  无论冰洞、水洞或旱洞、水晶宫、白龙洞、水帘洞、仙女洞都各有特色,别具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