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期熔岩洞
第二节 新期熔岩洞
一、水币洞
位于老黑山北部山脚下。和《西游记》中美猴王孙大圣所居住的水帘洞同名,虽然一个在花果山上,一个在火山脚下,但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老黑山北侧停车场下车,北面一个石砌月亮门首先映入游客眼帘,从月亮门进去,叮咚作响的滴水声就传入耳际。拾级而下,水帘洞的洞口就呈现在面前。晶莹的水滴像一片断了线的银珠从洞顶不停地撒落下来,形成水帘罩住了洞口。看不见水源,但水滴却源源不断地从石缝中渗出,经久不衰,此乃火山熔洞中的又一奇观。虽然游人进出洞都须跳进跳出,身上仍难免淋上一片清凉的水滴,乐在其中。洞内并不宽阔, 2米之外即是清澈的水面。一条橡皮船浮在水面,游人可乘船向洞的深处划去,在水帘洞的深处探奇猎微。
二、仙女宫
位于老黑山北 400米处的熔岩台地上。因民间传说一位叫讷敏娜的美丽少女在此洞成仙而得名。仙女宫洞口朝向东南,是由于熔岩塌陷而露出了洞口。原始洞口高2.3米,宽1.2米,洞口已经人工整修。洞内高3~6米,宽5~6米。在洞深23米处,分为两条支洞,右侧洞在上层,长188米;左侧洞在下层,长215米。
右侧洞总体走向NW335左右,呈5°~8°缓坡下降。前段洞顶高度较大,一般 3~5米,最高处7米;后段高度降低,一般2米左右,最高处 4米。步人洞内,脚下便是绳状熔岩,蜿蜒徐徐向前延伸,这是当年熔岩流淌的痕迹。行至10余米时,洞便宽阔起来,顶部有一处塌陷,形成一面“小天窗”,由此可以窥见一片湛蓝的天空。洞壁多为形态各异的熔岩钟乳,构成一幅幅形神兼备的图案。有的如百鸟图,大的像鲲鹏展翅,小的似黄鹂鸣柳,或飞或停,或歌或舞,栩栩如生,有的恰似多姿多彩的花卉,既像早晨的百花含苞欲放,又似暮春的桃林垂首落莫,或开或谢,或垂或扬,惟妙惟肖。洞顶则是另一番景象;低垂下来的一簇簇熔岩乳,如花如草,如枝如叶,一株株,一束束,各展英姿,令人赏心悦目。在距分叉口90米处有一宽20余米,高6~7米的大厅。在距分叉口70米及距大厅13米处,有两条支洞可与下层洞相通。洞底厅内有几名亭亭玉兰的“仙女”(仿真等身塑像)笑靥动人地迎候游人。
左侧洞前段总体延伸方向为NWs后转向N及NE,与上层洞交叉。左侧洞宽度一般4~6米,最宽处可达10米,一般高度2~3米,最高处可达7米。洞底呈4°左右缓坡下降。在洞后段见有冰层,最厚处有 1米多。左侧洞原生构造清楚,洞底凹凸不平,皆为熔岩流塑态流动时形成的。洞顶及两壁布满熔岩钟乳,垂悬欲滴,在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彩釉一样艳丽的晖色。洞壁上还有类似浮雕、石刻的熔岩滴所形成的美丽的纹饰,有的似人似物,有的似龙似凤,有的像旖旎的田园风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