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瓶装水生产
第三节 瓶装水生产
1980年以前,五大连池矿泉水处在原始利用阶段,原因是矿泉水含有较高的亚铁离子,矿泉水在地下低温、弱酸、无氧、高压条件下,亚铁离子以重碳酸亚铁的离子形式存在,水质离子平衡相对稳定,但溢出地表后,改变了原有平衡状态,亚铁离子被氧化成氢氧化铁和高价铁,放置一段时间后,水质变成黄褐色。因此,只限于当地饮用,远离五大连池的人们很难喝到这种珍贵的矿泉水。
1981年,黑龙江省科学院火山矿泉研究所应用科学的水处理工艺,使五大连池矿泉水封装成功,成为商品矿泉水远销全国各地。1989年10月,由郝晏贤和于洪学主持的黑龙江省攻关项目“五大连池矿泉水封装工艺中间试验研究”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的鉴定。这一项目为大批量生产瓶装矿泉水摸索了可行经验,创造了必要条件,并在五大连池矿泉水厂建成了黑龙江省内第一条矿泉水生产线。1989~1992年,五大连池区域各厂家共生产矿泉水6000余吨,每年生产2000吨。
五大连池矿泉水真正大规模开发始于1995年,当时德都县一年建成矿泉水厂12家,打矿泉水井一眼。1996年,德都县和原五大连池市合并成立新的五大连池市后,成立了矿泉水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以水兴市,以水立市,以水富市”的战略决策,全方位地进行矿泉水开发工作,使矿泉水生产取得了较好局面。集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确定了对企业“能租则租,能卖则卖、能参股则参股,能控股则控股”的合作原则。集团公司一班人群策群力,积极开展工作。一是集思广益,发挥各自优势,广泛与国内外、省内外联系,招商引资。先后招引了法国、泰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洽谈。二是发挥资源优势,与天下有识之士共同研讨开发矿泉水资源之大计。三是在有利发展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合作的成功率。仅7月份,集团公司就接待国内外客商24个团组。最后与6个国外团组、11个国内团组签订了共同生产矿泉水的合作协议。四是积极发展生产,狠抓了技术改造。集团公司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筹措生产和技改资金。1996年,共为企业争取流动资金450万元,争取技术改造资金150万元。1996年,五大连池市各矿泉水厂家,共生产矿泉水10037吨,实现产值4446万元,实现利税304.4万元。1997年生产矿泉水3400吨,1998年生产矿泉水6818吨,1999年生产10000吨。由于生产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客观原因,只能以销定产,故矿泉水产量最多的年份也仅相当于年总生产能力的7%。
2000年,全市共有矿泉水厂23家,固定资产总额16385万元,总占地面积为320666平方米,总设计生产能力14万吨。在全市的23家矿泉水厂中,市属7家,黑河矿泉水集团公司所属5家,外埠9家,中省直2家。
2000年8月,民营企业浙江金义集团开始进人,着手组建黑龙江省金义五大连池矿泉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5003万元,金义集团51%控股,黑河市49%。公司主要产品为“五大连池”牌重碳酸矿泉水和偏硅酸矿泉水两大系列。分别为重碳酸矿泉水玻璃瓶装200ml、238ml、330ml,塑料瓶装355ml;偏硅酸塑料瓶装550ml,3加仑、5加仑桶装水。以上产品均符合GB8537M1995标准。
公司视质量为产品的生命,对质量一贯精益求精。公司设品质管理部、分厂设化验室。配备专职化验人员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化验监督,通过健全的理化检验手段和监督机制,从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五大连池”牌矿泉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唯一世界品牌,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国外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