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景区

第三节 景区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目前已开发10大景区:即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火烧山景区、连池景区、东西焦得布山景区、东西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格拉球山景区、石龙温泊景区和山口湖水库景区。尚待开发的有卧虎山景区、小孤山景区、莫拉布山景区、尾山景区和沾河漂流景区。
  一、约呆山景区
  主要景点有益身园、长寿园、南洗泉、翻花泉、二龙眼泉、药泉山等。
  益身园位于药泉山东,迎宾大街路北,是药泉山景区的第一大园区。内有著名的北饮泉。北泉周围自然条件优越,北泉北面为药泉湖,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00米。湖东岸是石龙熔岩,西岸水草丛生,湖南端筑有人工堤,栽有垂柳。药泉湖南有溪水泄出(药泉河),利用溪水与石龙熔岩的自然条件,修有瀑布、石桥、拱桥等。在北泉建有大型仿古的长廊、园门、古亭、大屋顶式房屋建筑及牌坊,并有雕塑等,构成一套中国古典式园林建筑群。
  长寿园位于益身园南500米,南饮泉居于园中。
  长寿园是一个古老与现代风格融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园内有古式的石亭、石桥、石桌、石凳,还有富于传奇色彩的“弃石祛病”石堆。传说到这里丢一块石头就会除去疾病,所以,这里的石块堆积如山。南饮泉居于长寿园的中间位置,是由一座现代建筑风格的圆形饮水大厅构成,里面由手托水嘴流出泉水供人们饮用。大厅门楼上由已故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苍劲有力“世界名泉”四个镏金大字。
  南洗泉位于长寿园南170米,南洗泉是在1974年发现并被利用的,现在已在泉水出露位置修成长方形水池。该泉水用作洗浴,对风湿症、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疗效。矿泉浴后还需进行日光浴,疗效更佳。在南洗泉东侧建有两个大型日光浴场,南侧为男浴场,北侧为女浴场。南洗泉区是一个大型疗养区,可使参观者了解矿泉疗法中浴疗的过程。
  翻花泉位于药泉山东。翻花泉是碳酸泉,因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较多,可见水中有气泡冒出,泉水似翻花,故得名翻花泉。现在泉眼处修有浴场,浴场附近为矿泥户区。翻花泉是洗浴矿泉,专门为皮肤病患者应用,对银屑病最为有效,利用矿泥治疗脱发也有较好的疗效。皮肤病患者除用翻花泉洗浴及泥疗外,还需日光浴,效果更佳。
  二龙眼泉位于药泉山东麓,属偏硅酸矿泉,日出水量为6653吨,两个巨大的石龙头源源不断地喷出矿泉水。这里不但是一大景观,而且还是极好的供饮用的天然矿泉水,饮用可有清脑明目之效。有诗赞到“二龙眼波光映天上下,药泉山林涛风颂钟灵。”
  药泉山又称极乐山,喷发年代大约在30万年前,火山地貌不完整,山中间火山口也不明显。此山海拔355.8米,高出地面60.8米,虽然小,却堪称为本区火山的标准形态。山顶东侧最高点有一座仿古式“极乐亭”,在此处向内可俯视火山口,向外可鸟瞰五大连池景区全景。
  钟灵禅寺座落于药泉山火山口内,始建于民国十八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1937年重建钟灵寺,后经战乱而再遭受毁坏。为保留民族文化遗户,1992年重修古刹禅林,寺院气势宏伟庄严,正脊仙兽稳座,飞檐斗拱虚悬,保存了佛教文化之精髓。寺内奉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菩萨、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十八罗汉等佛像。目前,钟灵寺已成为方圆几百堅内的一个佛教中心,也是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二、老黑山景区
  老黑山又称黑龙山,海拔515.9米,是火山群中锥体最高的一座火山,呈截顶圆锥体,相对高度166米。火山口呈漏斗状,深145米,直径350余米,是火山群中最深、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内壁陡峭,寸草不生。现已修筑了登山石阶小路。主要景点有:山颠火口、火口森林,翻花石海、仙女宫、水帘洞、腾龙谷、寄生火山,火山砾等。
  山颠火口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最大的一个火山口,顺东侧和北侧登山路均可到达山顶。在老黑山火口边缘,可清楚地看到这个巨大的漏斗状火山口。火口缘上及外坡铺满了浮岩、岩渣,还见有火山弹。站在老黑山火口南缘最高点处,俯视火口显得更深、更陡。望着深陷的火口,悬崖峭壁,时有晕转之感,向远处眺望,五大连池风光尽收眼底。
  火口森林位于山颠火口东侧,是由一个小火山口及其火口内的森林组成,火口略呈圆形,直径约80米,深约20米。火口壁陡立,底部长满树木,遮天蔽日。在火山口内长出树木,而且树深林密,为景区一大奇观。
  翻花石海位于老黑山东北麓,由翻花岩流形成,远望如波涛汹涌,犹如石海;近视是熔岩破碎,怪石嶙峋,行走艰难。石海观日出,远处火烧山如浮在石海上,颇有漂动之感。
  仙女宫位于老黑山北溢出口外,因传说有仙女在此居住而得名。主洞长20余米,然后又分成两个支洞。洞壁挂有熔岩粘连拉长的棘状刺,洞底的熔岩具有盘肠状流动构造,两侧洞壁下部都有熔刺状态岩流流动时留下的侧蚀条带痕迹。在洞的深处有一仙女石雕像,外形靓丽,神态安详,是仙女宫的灵魂所在。
  水帘洞位于老黑山停车场北,洞口顶部长年滴水不断,形成水帘,滴水落地形成小溪流入洞穴深处,不知去向。又因水帘洞与《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同名,而且天然水帘垂挂,周围石海翻滚。
  腾龙谷位于老黑山北坡东侧长300米,宽40米,深20米左右,沟谷从上到下迂回曲折,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腾龙谷”。谷末端由于熔岩塌陷,形成长条形坑,并露出下面的熔岩暗道。腾龙谷地质现象丰富,充满神奇色彩。
  寄生火山又称岩渣丘在老黑山景区分布很广,在山东侧和东南侧有许多这样的寄生火山,多数高度在2~5米,最高者达15米左右,它们不规律地分布在熔岩台地上,又像一座座小金字塔耸立在老黑山巨大的怀抱之中。
  火山砾是火山主要的喷泄物,分布极其广泛,好似一层层砂粒铺天盖地,老黑山南坡整个被火山砾所覆盖、象一张无比巨大的魔毯,金碧辉煌,闪闪发光。
  三、火烧山景区
  主要景点有桦林沸泉、南溢出口、火山口、非溢出口、像形石、喷气碟、喷气锥等,这里保留着最原始的火山遗迹。
  火烧山东南麓有一片亭亭玉立的白桦林,她们环抱着一个10多平方米的火山矿泉,水面气泡翻滚,状若沸腾,故世人称之沸泉。水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达2000毫克/升以上,属碳酸泉,开发后可很好利用。
  火烧山南溢出口位于火山锥的西南部,这里可见到许多蛋状、条带状、饼状的火山弹。溢出口外遍布浮石,其中有一个圆球形的大火山弹比人还高,是火烧山景区内最大的火山弹。
  火烧山火口空阔宏大,口底相对平坦,暗褐色的岩石粗糙坚硬,使人感到难以落足。火口呈南北椭圆形,平均直径370米。火口壁由于爆发充分,使之裂隙纵横,残垣断壁,像一个遭遇浩劫的古城堡,又像月球上的陨石坑。火烧山周围外坡浮石遍地,像刚刚掏出的炉灰渣子,质轻多孔,踏上去吱吱作响。
  火烧山北溢出口长130米,宽50米,在内侧有一条长80米,深5米的槽状熔岩通道,火烧山后期溢出的岩浆是经过这段槽状溢流道流出北口。北口外有熔岩滚滚奔流的壮观景象,附近有金字塔形副火山。
  在火烧山东部的翻花石海中,有大量的像形石,游人在这里可见到石猿、石熊、石牛、石兔、石佛、蛇蟒、象鼻子、石龟、石鸡、木排、铁轨、海马、海牛、海象、海狗,鲸鱼等溶岩奇石。
  在火烧山东北部的石海中,分布着数百个喷气锥和喷气碟。喷气锥一般高2~4米,底径2~5米,锥身由几十层圆形的熔岩饼叠起来,像一座座黑色的宝塔。喷气碟像中凹外凸的天外飞碟,亦像圆形的橡皮船。保留着良好原始风貌的喷气锥和喷气碟是火山遗迹中的珍品,在中国唯五大连池风景区独有。
  四、二池三池景区
  主要景点在三池子和二池子堰塞处,主要景观是渔家风情、碧湖风光、群山倒影、二池冰断和三池水怪等。
  一条子展的熔岩带阻塞了白河故道,两侧的水变成了二池子和三池子,熔岩带则变成了过河的路。池子岸边修建着一幢幢风格异然的各式水上餐厅。在这里既可品尝活鱼宴,又可欣赏连池风光、渔家风情。
  坐上游船,可在湖面上感受三池子、二池子湖光潋滟、烟波浩淼的独特景象,又能观赏两岸千姿百态的熔岩怪貌。每当盛夏的早8时前和晚4时后,三池子的湖水静影沉碧,远方的14座火山一齐倒映在水中,此即令人惊叹的“群山倒影”奇观,胜似海市蜃楼。
  “三池冰断”发生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且多发生在夜半时分。每年这时,在三池子中部,从东北边开始,向西南面断开一条冰裂,随之碎冰堆积如墙,犹如一道冰川矗立在冰湖之上;又似一面巨大的银雕玉砌的屏障,横在眼前,宏伟壮观。
  每当夏、秋季节,有一条30多米长,5米多宽的怪物从三池子下游冒出水面,模样甚是吓人。打渔人将其称为“水怪”,有关学者推测可能是条大鱼。朱××等人多次见过,三池子附近的渔民也有很多人见过。目前仍是不解之谜,有待用科学手段解谜。
  五、东、西焦得布山景区
  主要景点有东焦得布山、西焦得布山、白龙洞和水晶宫。
  东焦得布山又称普陀山,海拔532.4米,相对高度101米,直径230米,具有标准的火山外形,山顶长满多种野生树木,南面火口壁有“V”字形开口,这是岩浆外溢的通道纵观东焦得布山,整体艳丽又不失火山的雄壮。
  西焦得布山,又名朝元鼎,海拔479.8米,相对高度为99米,直径250米,深30米。火口呈圆形,底部较平,似小运动场,山上植物相对较少,取而代之的是黑色浮石,火山砾,玄武岩等火山岩。东、西焦得布山处在同一盾形台地上,明分实合,是名符其实的“姊妹山”。
  白龙洞位于东焦得布山西麓,总长380米,洞顶部地表长满了树木。因该洞较长,拐弯较多,尤如一条巨龙藏于地下,故称之为白龙洞。洞口附近洞体宽10米,高约2~2.5米。距洞口213米处洞穴更加宽阔,最宽处可达20余米,最高处近4米,形成面积达370平方米的大厅,在大厅中间有两个粗壮的岩柱直达洞顶,在洞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巨大的白龙造型雪雕,白龙洞霜花作顶,乳冰为地,雕雪成景,彩灯饰壁,是景区著名的盘龙玉洞。
  水晶宫位于西焦得布山北麓的桦树林里,该洞长150米,高10米,宽20米,洞内常年寒气逼人,盛夏也坚冰不化,洞内温度始终在零下2℃~5℃之间。从洞口下行23米到熔岩洞底,继续下行13米即到结冰洞底,这里有一近圆形的大厅,其直径21~25米,最高处5.6米,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在洞的终端有一小型圆厅,最宽处为13.2米,洞顶为穹窿状,最高处大于5米。水晶宫内修建大型精美冰雕群,配有色彩缤纷的灯光照明,既有火山熔洞的特点,又似童话世界般神奇。
  六、东、西龙门山景区
  主要景点有:龙门石寨和火口林荫
  西龙门山下茫茫的石塘形如古寨被称为龙门石寨。来到这里,会看到大小不等的火山熔岩块石,大的如塔似锥,小的如禽似兽,站在石寨中近看块石累累,远看如残垣断壁、石墙灰瓦,好似远古城寨。
  火口林荫景点位于东龙门山火口内,东龙门山火口不同于其它火口,它完全被花草树木所覆盖,没有人为破坏痕迹,火口内树深林密,遮天蔽日。由于火口深度80米,树木高大茂密,游人进入火口底部即使是烈日当头,里面也暗如黄昏。经常有游人到此探险猎奇。
  七、笔架山景区
  笔架山曾名慧觉山,因三峰顶立,又称三角山。主要景点有断裂火山锥,浅碟形火口和火山电视台。
  断裂火山锥由3个断裂形成的盾火山组成。个体较大的熔岩山包位于西南,成垄岗状,包顶有浅碟形火口。沿东南方向排列有两个盾火山,是两座副火山,一座由集块岩组成,另一座是由熔岩组成,它们共同组成笔架山整体。远看极象一个巨大的笔架,置身其中又能感受到火山喷发将火山分为三部分的巨大力量。
  浅碟形火口位于山体西南较大的盾火山顶部,直径约50余米,深2~3米,火山口内全部是熔岩,没有集块岩及碎屑物,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溢出的岩浆量较大。此浅碟形火口与其它火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火山电视台座落于笔架山地势平坦的中心火口内,又称808电视转播台。火山电视台的独特之处是唯一一个建在火山口内的电视台。它是由一座二层办公楼和卫星信号接收设备以及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近百米高电视转播塔组成,高高耸立的铁塔好似一支大笔安放在笔架山这样一个巨大的笔架上,使笔架山这一名称更加形象、生动。
  八、南、北格拉球山景区
  景区由南格拉球山和北格拉球山组成。南格拉球山海拔596米,为火山群中最高火山,站在山顶向南向东望去,除南、北格拉球山外,其它十二座火山一线排开,五个火山堰塞湖也串球状镶嵌在群山之间。北格拉球山海拔540米,为南格拉球山的“兄弟山”。本景区主要景点有:天池火山恒、火口沼泽、五花山等。
  天池位于南格拉球山山顶火口内,火口呈圆形,直径500米,深50米,为火山群中最大火口,火口内积水成湖,湖岸绿树摇曳,湖内碧波荡漾,吋而有浮云从山顶飘过,轻抚湖面,遥望远方,一切尽在脚下,是名符其实的“天池”。天池里出现奇妙的倒鳞鱼。
  各个火山都有火山恒,但在南格拉球山最大、最多、最明显。火山恒是火山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南格拉球山的山坡上,四周都分布有条状火山恒,从上到下呈扇状向下辐射。由于火山恒的装点,一看南格拉球山便知是火山,遥望山体,向一巨大的裙子罩在山上,使南格拉球山更加婀娜多姿。
  火口沼泽位于北格拉球山火口内,火口直径230米,口内积水相对较少,由于年代久远,变为沼泽。沼泽内各种草类植物并肩而立,浮游生物穿梭往来,从山顶俯视沼泽,一派远古自然景象,使人产生无尽遐想……
  五花山石广泛分布于北格拉球山,它是由玄武岩和充于其间的一种白色石榴石构成。它的存在使锥体岩石呈现出多种绚丽的颜色,斑斓耀目,为北格拉球山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九、石龙、温泊景区
  主要景点有温泊、石龙和石龙河。
  温泊位于头池西岸的石龙熔岩台地上,长200余米,宽50米左右,深1~4米。这里池水终年不冻,一年中最高水温40℃,最低15℃。严冬季节水气蒸腾成雾,称为“温泊云雾”。池周树上挂满“树挂”(雾淞),景色迷人。
  石龙在火烧山西侧和南侧互相迭覆、汇成一片,形成长达十几公里的狭长岩流体,如黑色巨龙匍匐地面。它与温泊、石龙河、南北饮泉互相依托,相映成趣。
  石龙河起始五池,将其它四池全数串起,后经温泊、石龙桥,最后注入讷谟尔河。涓涓流淌的石龙河,是火山捧出的甘露,日夜浇灌着五大连池的万顷良田。
  十、山口湖景区
  位于讷谟尔河上游,汇水面积达3745平方公里,库容9.95亿立方米。水库大坝长763米,坝高35.7米,是市域内大型人工建筑物之一。84平方公里的水面与两岸的青山绿树、怪石等构成了壮观的水体景观。这里建有大型水力发电站,水里有各种鱼类,是人们泛舟垂钓、赏景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