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经济结构

第三节 经济结构


  一、工业结构
  (一)所有制性质分
  1987年,德都县的工业结构比例为全民所有制占86.84%,集体所有制占13.16%。1988年全民所有制比例上升为91.07%,集体所有制比例则下降到8.93%。1989~1992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企业的总产值只占63.8%、60.49%、69.25%和65.35%,结构比例大幅度下降。1995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企业的结构比重最高,为98.01%,集体企业则下降到最低点,为1.99%。1997年,全民企业为81.7%,集体企业为18.3%。
  (二)生产性质
  1986年,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结构比重为20.91%,轻工业的比重为79.09%。1989年,重工业结构比重为16.84%,轻工业为83.16%。1990~1992年,德都县的重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3年分别为26.28%,19.55%和18.58%;轻工业则分别上升到73.72%、80.45%和81.42%。

  五大连池市1986~1997年工业结构比例表
  表9—3
                 单位:%



  二、农业结构
  1986年,德都县在农、林、牧、副、渔业中,主要以农业为主。在农口总产值中,农业所占的结构比例为82.94%;其次是牧业,占9.59%;林业和副业分别占3.09%和3.59%;渔业只占0.79%。1990年,农业和林业分别减少到74.48%和0.54%,牧业猛增到17.59%,副业和渔业也增到了5.07%和2.34%。1996~1998年,农业所占的结构比重基本持平,而牧业呈逐年下降态势。1999年,五大连池市围绕农产品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的“四增”目标,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农业在大灾之年取得了好成绩,但由于当年粮食价格下跌,农业所占结构比重始终在84.26%。而在牧业生产上,五大连池市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市域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并提高到了农村中轴产业的地位,所以牧业在结构比例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很快,达到14.07%;而林业和渔业只占1.33%和1.59%。2000年,农业占73.03%,林业占2.18%,牧业增到了24.47%,渔业为1.59%。
  
  五大连池市1986~2000年农、林、牧、副、渔业结构比例表
  表9—4
                          单位:%


  注:1986~1989年数字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1990~2000年数字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三、产业结构
  1986年,德都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产业结构比重为:第一产业占61.69%,第二产业占10.06%,第三产业占28.26%。第一产业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三产业为第二位,第二产业最小。199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分别为62.64%、10.97%、26.39%。1995年的比重分别为47.83%、22.68%和29.40%。1999年,结构调整有了新的发展,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3.96%、20.15%和35.87%。2000年,第二产业降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8.55%、10.80%和40.65%。

  五大连池市1987~2000年产业结构构成表
  表9—5
                  单位:%


  注:1986~1989年数字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1990~2000年数字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