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运输 一、运输工具
(一)畜力车
1986年初,全县畜力车拥有量8057台。至1988年,随着农村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推进,畜力车数量突破10000台。1989年后,由于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畜力车已不再适应农村生产的需要,数量逐渐减少,2000年,全市畜力车仅有4121台,主要用于承担小部分运输任务。
(二)汽车
1986年,全县有汽车1111台,其中大型汽车1002台,小型汽车109台。从1987年至1993年,由于大中型汽车更新和报废,此期间数量没有明显变化,小型汽车增加速度较快(特别是单位公务用车)。1993年,小型汽车已达到619台。其中:客车378台,小货车241台。自1994年,客运营运线路开放,个体营运增加,中型客车开始出现,当年共有中客23台,其中:国有4台,个体和联户19台。1996年,大型汽车数量达到1162台,其中客车41台(客运公司14台),货车1086台;中型汽车57台,其中客车23台,货车34台;小型汽车719台,其中客车430台(包括单位公务用车),货车289台。同年,各种货车加快了更新速度,各种客车也开始向豪华型发展,尤其是小型客车变化明显。2000年,全市大型汽车有755台,其中客车18台(国有15台),货车716台;中型汽车54台,其中客车35台(国有7台),货车19台;小型汽车1425台,其中客车978台(国有475台、个体503台),货车447台为个体所有。
(三)胶轮拖拉机
1986年,全县有大、中型轮式拖拉机651台,其中农村612台。小型拖拉机1621台。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小型拖拉机数量逐年递增。1990年增加到2085台,除了田间作业外,还从事一些运程较短的营业运输。1987~1995年由于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已经不适应货物运输的需要,数量减少到521台,1996年仅有289台。1998年,新出户的中型轮式拖拉机比较适合农业生产,很快进入了全市农村家庭。2000年,全市共有大、中型轮式拖拉机796台,其中农村768台。
小型轮式拖拉机由于适用于农民家庭经营,数量增加较快,1998年达5061台。2000年,全市共有小型拖拉机6466台,其中农村有6376台,占总数量的98.6%。
(四)摩托车
1986年,全县有摩托车622台。其中:三轮摩托车56台,两轮摩托车566台。1987~1990年,三轮摩托车增加到145台,两轮摩托车986台。1995年末,共有三轮摩托车254台,两轮摩托车1684台。1996年,由于农村大集的开辟,适合赶集拉货用的三轮摩托数量迅速增加,已达到631台。同年,港田三轮摩托车(俗称老爷车)开始出现,至年末,共有港田三轮摩托车32台。
2000年,全市共有三轮摩托车989台,港田类三轮摩托车376台,两轮摩托车已达到2810台。
二、客运
1986年,德都县新开通1条客运线路:德都——兴安。1988年,德都县先后投资84万元修建了580平方米的四层办公大楼和1200平方米的客运大厅,投资43万元修建了500平方米的车库,从此结束了客车在露天停放的历史。1990年,德都县开通了3条客运线路:德都——莲花、德都——哈尔滨、德都——嫩江。1993年,开通了德都——南泉客运线路。同年6月,德都县客运站与运输公司分设,客车队与运输公司剥离,成立德都县客运公司。1994年,开通了德都——哈尔滨客运线路。1996年6月市县合并后,德都县客运公司改为五大连池市第一客运公司,更新车辆12台。开通2条线路:五大连池市——凤山、五大连池市——齐齐哈尔。同年,药泉客运公司(没有实行站车分设)改为五大连池市第二客运公司,五大连池市第一客运公司实现了售票、检票、运费结算的微机化管理。
1997年,五大连池市第一客运公司开通了五大连池市——二龙山的客运线路。同年12月13日,因龙镇客运站(原属黑河交通局管理)经济效益下滑,处于关停倒闭状态,经黑河市交通局与五大连池市交通局协商,隶属五大连池市交通局管理。1998年,开通了6条客运线路:五大连池市——华山、五大连池市——大庆、五大连池市——海伦、五大连池市——依安、五大连池市——哈尔滨、龙镇——逊克。1999年,开通了龙镇——哈尔滨、沾河——哈尔滨的客运线路。
2000年,为了加强客运站网络化建设,便于管理,设沾河客运站、和平客运站。客运量达5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8960千人公里,已开通主要线路25条,乡村通车率达98%。
五大连池市1986~2000年车辆拥有量
表12—14
单位:台
表12—14(续1)
五大连池市1986~2000年第一客运公司基本情况表
表12—15
三、货运
1986年,全县货运量255千吨,货运周转量16349千吨公里,除国营汽车运输外,更多的是个体汽车参与运输。1986年以后,由于货运市场逐步放开,打破独家经营体制,同时由于公司车辆年久失修,没有利用价值,先后报废,货运主要以个体运输为主。1992年,胶轮拖拉机大部分仅从事田间作业,货物运输基本以汽车为主。同年3月,德都县交通局成立了货运站,主要负责组货、配货、仓储、停车、信息服务、运费结算。1986~1995年,运输公司隶属黑河运输公司,一直没有购入车辆。1996年,由于市县合并,货运车辆拥有量达到最高点,但由于近年来农业欠收,各国营农场车队陆续解散,大部分货车外卖,货运周转量有所下降,当年货运量390千吨,货运周转量21890千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减少150千吨和14070千吨公里。
1999年,在市政府的支援下,成立了货运交易市场。货运交易市场以组货、配货、停车、运费结算为主,安置下岗职工11人,为建立有序的货运市场提供了便利场所,方便了货物的统一调配。
2000年,随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公路的网络化建设带动了货运市场的发展,全市货运量达790千吨,货运周转量达39670千吨公里。
五大连池市道路运输客货运输量情况表
表12—16
四、汽车维修
1986年,汽车维修企业纳入运输管理。1988年,德都县分别成立了1个中型修理部(文学修理部)、2个小型修理部(大力修理部和振永修理部)。1989年成立了1个小型修理部(老君修理部)、1个中型修理厂(龙镇政府修理厂)。1993年成立了1个小型修理部(德瑞修理部)。1997年,成立了1个小型修理部(克尼修理部)、2个中型修理厂(国溱修理厂和龙镇公路修理厂)。1999年,成立了1个小型修理部(明月修理部)。